王紹邦,男,苗族,1972年10月生于丹寨縣揚武鄉朱砂村。中國共產黨黨員,本科學歷,1991年8月參加工作。現任丹寨縣金山小學校長。自工作以來,王紹邦校長除了在教學工作中多次獲得教學質量獎之外,1996年——2000年連續5年獲丹寨縣宣傳部、團縣委、少年兒童協調委員會等單位表彰為“優秀輔導員”;2008年被評為“全縣師德標兵”;2010年獲獲丹寨縣委縣人民政府表彰為“2009年教學質量先進個人”;2011、1012連續兩年被中國共產黨龍泉鎮委員會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2011年被香港郭氏基金會和丹寨縣教育和科技局授予“第二屆愛心教師”光榮稱號;2012年3月獲丹寨縣委縣人民政府表彰為“優秀校長”。
王紹邦校長到金山小學雖不到三年,但扭轉了金山小學教學質量低劣和教師不穩定的局面,使該校2011年獲州教育局表彰為“全州校務公開先進集體”;2011年獲丹寨縣委縣人民政府表彰的“丹寨縣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高獎”。
王紹邦,為人子,人人羨慕他母親有個孝順的兒子;為人夫,人人羨慕他的妻子有個好丈夫;為人父,人人羨慕他的子女有個好爸爸;作為人師,他是師生的楷模,是學生的福星,尤其是貧困生,遇到他,三生有幸。
關心學生成長 心系貧苦學生
工作以來,王紹邦十分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尤其在1994年之后,他便以一名成熟的教師姿態展現在教育舞臺上。在丹寨縣泉山小學任教期間(1994年9月——1999年12月),他任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團支部書記等職。在工作中,他關心學生成長,心系貧苦學生。在他的努力之下,孤兒吳榮蘭獲丹寨縣保險公司資助;貧困學生王敏獲縣中隊資助;貧困學生王小花獲丹寨縣北街愛心人士肖國銘資助等等。在泉山小學的5年時間里,他進村入戶,跑遍了所有貧困學生的家,有近100名困難學生在他的努力下獲得各方愛心人士的資助,使之順利完成學業,健康成長。
1999年12月,他調到丹寨縣中華小學任校長,學校方方面面的事情和隨后啟動的“普九”讓他這位“新媳婦”不知從何著手,但有一件事在他心里是亮堂堂的,那就是想方設法解決貧困學生的就讀問題,“普九”工作就可以迎刃而解。在解決貧困學生就讀難的問題上,他不像一位校長,更像一位少先隊大隊輔導員或者團支部書記,他利用他和團縣委的“老關系”找到了電信局、氣象局、深圳威信公司、寧波、奉化等單位和愛心人士幫助解決學生讀書難的問題。在2000—2009年這十年期間,共為367名學生找到結對助學對象,共獲得救助金額近5萬元人民幣,確保了中華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
2001年9月,王紹邦下村動員學生入學時,發現龍泉鎮排正村有一位年齡比較大的女孩未上學,一打聽,該女孩叫王永花,1989年12月生,其母2000年6月病逝(病癱近5年),其父年近60,且體弱多病,她上有三個姐姐,下還有一個弟弟,家庭及其困難。在他資助和幫助下王永花才完成她的學業。
2008年凝凍期間,為了及時將浙江省奉化市農機總站馮建明先生的愛心(馮先生給中華小學蒙澤貴、韋呈呈、楊大龍三位學生寄來過年的錢,每人300元)及時送到學生手中,往返8公里的路程,平時最多用兩個小時,在那舉步為艱的天氣里,他用了6個多小時才將馮先生的“愛心”送到。
2010年3月26日,王紹邦調到金山小學。當他得知學校二年級有一孤兒名叫陳云,其父因病去世,其母留下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妹妹給她和70多歲的奶奶就跑了。他馬上表態:“陳云的就讀費用我來負責,只要她讀上去,我一定扶持她”。2010年9月16日,王紹邦給陳云買了新的書包、文具盒、筆以及作業本等,并送給她秋冬兩季的衣服,里里外外共6套。陳云的奶奶拉著王紹邦的手,用生硬的漢話哭著說:“校長,只有靠你們來給她做媽做爸了------”
從2010年9月至今,王紹邦資助金山小學四年級孤兒陳云和一年級孤兒陳建國錢和物共計2300元。
2011年9月—11月,王紹邦校長到寧波象山縣掛職學習。在外學習期間,他時刻惦記著孩子們,通過與象山縣文峰學校和新橋學校的領導交流,為學校貧困生爭取到結對資助的機會。2012年4—6月,浙江省象山縣新橋學校匯來9055元助學金和近1500套衣物幫助30名貧困生。2012年6—9月,浙江省象山縣文峰學校的學生又結對資助另外30名貧困學生,截止2012年9月4日,學校共獲資助資金8690元(物資尚未統計)。
熱心教育事業 無私為之奉獻
1996年暑假,丹寨縣舉行“丹寨縣首屆夏令營”,王紹邦應當時的團縣委龍永毅書記、彭瑤副書記的邀請,義務為首屆夏令營服務。為了孩子的安全,他除了負責活動的后勤保障工作、帶學生訓練外,晚上還要值夜班。在整個活動期間,雖然家里事情很多,且孩子不到一歲,但他舍小家顧大家,從不請假回家,家里發生被盜之事,彭瑤副書記叫他回家去看看,他說:“我回去也于事無補了。”2000年夏,縣里又舉行夏令營活動,彭瑤書記再次叫上了他,當時剛任校長的他,正遇啟動“普九”工作,學校工作和團縣委的活動都重要,為了兩不誤,他辛勞地往返于中華(學校)—縣城—金汞礦(活動營地)之間,剛買的新摩托在活動期間跑斷消聲器,康中華副書記叫他拿維修發票到團委報銷,他笑著說:“為了孩子,這點付出算什么?”
從2000年啟動“普九”以來,為達到驗收標準,學校的各種建設致使學校負債運轉。王紹邦校長不但把工資押在學校里,把家也押在了學校。除了銀行貸款的抵押外,王校長在2002年初用自己的20000元錢為學校墊付圍墻款,2003年12月她愛人因肺癌去世,學校只有7000元還他,余下的13000元直至2008年12月才得以“普九”化債資金來還他。中華小學肖勝鵬主任以《心系學校發展,演繹無悔人生》為題,講述王校長在“普九”期間的無悔人生(曾刊登于2008年4月的《今日丹寨》)。2012年2月23日金山小學啟動修建廚房,學校連15000元的啟動資金都拿不出,王紹邦校長又為學校墊支15000元,學校至今仍負債運轉,無錢還他。
關注弱勢疾苦 積極奉獻社會
從王紹邦的QQ昵稱:“東葛先生”,個性簽名:“以菩薩之心普渡眾生”來看,不難看出他是怎么一個人。汶川地震、玉樹地震他一共捐資了2000多元(不完全統計)。學校捐他也捐,黨員捐他也捐,不論在丹寨,到凱里,到貴陽,只要遇到募捐攤點,他都要去捐。他說:“太慘了,每次看電視,都想去捐錢。”他是我國優良傳統“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追崇者。在社會需要的時候,他不但出錢,還“出”血,就獻血證,他就有兩三本,每次獻血車一到,他就搶先去獻血,生怕錯過。他說:“我是O型血,需要的人很多。”
無論在那所學校,王紹邦總忘不了社會上的那些孤寡老人。到金山小學兩年余,便兩次組織全校師生捐錢捐物去看望(四個村)的孤寡老人和抗美援朝老軍人。2011年12月29日,時值元旦新年來臨前夕,金山小學全體師生學校操場隆重舉行“迎新年,獻愛心”募捐活動,全體師生踴躍參與。當王紹邦向募捐箱投遞四張嶄新的百元鈔票時,臺下的同學們都發出了“嗻、嗻”的稱贊聲。
2012年5月18日上午10:30,我金山小學在學校操場舉行募捐活動。在募捐會上,王紹邦校長當場為重病姐弟顧東芳、顧東富捐款800元,并說:“我能力有限,只能為顧東芳姐弟捐800元,每個人400元,祝他們姐弟四季平安、早日康福,走入校園。同時也為她姐弟倆手術所需的80萬元盡千分之一的力量。”場下的學生自主地發出“哇哇”的贊美聲,并鼓起熱烈的掌聲;有的教師說:“王校長這樣的舉動,不愧為我縣第二屆愛心教師,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21年來,王紹邦校長愛崗敬業,樂于助人,無私奉獻。一切為了學校,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用愛鋪就了學校的發展,用愛關注教師的冷暖,用愛哺育學生的成長,用愛奉獻社會。我們堅信,這個個子不高、其貌不揚的漢子,又在將“愛”的教師職責,愛的菩薩心腸,秉承著一名共產黨員的誓言不斷地向教育的廣度和愛的深度延伸,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