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施秉與石阡跨縣公路的交界處,經過半個小時的車程,來到了白垛鄉谷定小學龔以金老師家,他住的是一棟老木房,房間低矮而陳舊,由于時間長久,房子滿目瘡痍。然而,就在這棟幾乎成為危房的木房里,龔老師在這里住了整整59年。
龔以金站在家門前
龔以金老師出生于1953年,家住施秉縣白垛鄉谷定村桐木灣組,1974年畢業于黔東南州凱里民族師范學校,同年分配到白垛鄉王家小學,從此與教育結下了不解之緣,曾工作于地處高寒、交通不便的白垛鄉王家小學、白垛中學和谷定小學,在1986年至2004年間任谷定小學校長,他在教育事業上兢兢業業,一干就是38年,13870多個日日夜夜不經意間從身邊緩緩流過,但他始終無怨無悔。
他身體力行,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愛崗敬業。2003年,施秉縣迎接省的“兩基”驗收工作,時間緊、任務重,他與年輕教師一起不分晝夜地工作,按時完成領導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不管是搜集資料或是抄寫材料他都一絲不茍,極力做到準確無誤。同事們擔心他年紀大了,體力會支持不住,勸他多休息,但都被他婉言拒絕,始終堅持與大伙一同工作,從不提前離開。在教學工作中,只要學校有集體工作任務,他都積極參加,總是率先垂范,任勞任怨。
在日常工作中,他嚴格要求自己,工作38年來,風里來雨里去,每天都提前到校,從不遲到早退,每年要任雙科甚至是3科教學工作,他都堅持認真備好每一門課,上好每一堂課。
他淡泊名利,為了山里的孩子,放棄了許多進城發展的機會。1985年,以前的白垛中學由于種種原因停止辦學,學生都安排到縣城就讀,許多教師也調到縣城工作,時任縣二中校長龍玉元多次邀請他來二中任教,許多教師也勸他一起去城里工作,但他放棄了城里的優厚條件,堅持留在農村邊遠學校任教,并且這一留又是20多年。在這20多年里,他曾多次為貧困學生墊付學費,照顧村里的孩子上學放學,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山里娃。
生活中,龔老師經歷了許多磨難,特別是1996年前后,家人多次生病到貴陽住院動手術,為了籌集手術費四處借錢,他還要照顧老人,供4個孩子上學,加之工資微薄,家庭負擔沉重,甚至常年鬧饑荒。他沒有被這些困難嚇倒,更沒有因此影響教學工作,始終把教育事業放在首位,每年都出色完成教學工作任務,在逆境中堅強前行。
獎狀
懷揣著一顆對家鄉教育事業熾熱的心,龔老師在教育工作上兢兢業業,對學生因勢利導,采取“多鼓勵少批評”的教學方法,教育教學成績斐然,1974至1976年連續三年榮獲“縣級優秀教師”稱號;1995年被施秉縣政府、縣教育局評為“先進教育工作者”;1995年、1997年學校被白垛鄉輔導站評為“先進集體”;近年來,雖然年齡大,但工作熱情依然很高,教學成績在全鄉名列前茅,多次被評為“鄉級優秀教師”,年度考核多次定為優秀等次。
他的孩子在他的熏陶和感染下,也當上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和他一起并肩作戰。今年,龔老師已經59歲,依然無怨無悔地耕耘在教育第一線,在邊遠農村繼續默默無聞地發揮著自己的光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