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忘的事:入選2005年感動中國年人物
去年年末今年初,由于李春燕事跡感人,被推為了中央電視臺2005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的候選人,經過激烈的評選,正式入選,在社會中產生了強烈反響,使得多年來,在農村默默奉獻很多年的“赤腳醫生”群體,一下子備受關注起來。
如今,“入選故事”雖然已成為了往事,但是令李春燕永生難忘,因為在她感動中國的時候,她已被自己的親人以及社會各界的關愛、熱情深深感動了。
她給記者列出了一長串“感謝名單”,聲稱自己的“入選”與他們的辛苦努力是分不開的。首先感謝父母雙親,生育了她,把她撫養成人;感謝丈夫全家,是他們給了她無窮的信心和力量;感謝各級黨委和政府為她提供了上學的條件和工作的機會,讓她有幸成為一名為人解難的鄉村醫生;感謝國內外各家媒體的記者,是他們給了她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糧,他們讓世界知道了我們鄉村醫生這個群體。同時也感謝那些資助過她、資助過家鄉人民的好心人,有了他們的大力支持,才使她的衛生室繼續辦下去,鄉親們的健康才有了保障。
最感奮的事:家鄉村村有了衛生室
李春燕的家鄉在從江縣雍里鄉,這里有13個行政村,16816人。以前,由于經濟基礎薄弱, 醫療衛生狀況十分惡劣,13個衛生醫療點均沒有村衛生室,沒有衛生業務用房和必要的醫療器械及藥品,村衛生人員也不安心本職,醫療衛生服務難以開展。人民群眾就醫、防疫、計劃免疫、婦幼保健很不方便。
種種的艱難李春燕是深有體會的。今年,在各級黨委、政府以及社會各界餓關心支持下,全鄉各村的衛生室都有了著落。1月15日,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捐資10萬元,在李春燕所在的大塘村建成了全國第一座博愛衛生站。
之后,各種好消息不斷傳來。美國燃燈基金會投資歸林、宰略兩村衛生室建設資金6萬元,縣衛生局支助2.5萬元;香港自然和諧基金會投入6.5萬元建設兩料村衛生室;香港樂施會實施《貴州省從江縣雍里鄉農村保健網絡能力建設》項目,投入人民幣¥48.5789萬元,在高加、敖里、令里、堯等新建4個村級衛生室,并對村衛生員與保健員24名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培訓,對他們實施兩年的生活補貼。
此外,李春燕也決定為家鄉的衛生事業再作貢獻,捐資10萬元修建了滾玉、龍江兩個村級衛生室。至此,整個雍里鄉,村村都有了衛生室。
最欣慰的事:自來水即將引進山門
李春燕所在的大塘村,除了經濟貧困,還存在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那就是嚴重缺水,這個問題困擾了當地居民已經很多年了。
據介紹,由于年年缺水,鄉親們在一年中的不少時候只有用田里面的水洗菜、洗碗、洗衣服、洗澡甚至用著人畜飲水。由于田水本身不干凈,加之沒有經過消毒,嚴重威脅到了鄉親們的身體健康。所以,李春燕認為鄉親們多年來常發各種疾病,與如此的飲水環境有著一定的關系。
因為這樣,所以在大塘村當上鄉村醫生以后,李春燕一直盼望著有一天能改變鄉親們的飲水條件。在她入選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之后,她更是把盼望變成了實際行動,為徹底改變鄉親們飲水條件而奔走,她多次跟各級黨委、政府以及衛生部門反映過此事,引起了高度的重視。
今年,她和大塘村全體村民的愿望變成了現實。前不久,大塘村人飲工程破土動工,眼下,施工人員正在接水管,預計到12月底,嘩啦啦的自來水就要引進村子里。“到那時侯,我們就不用過多地擔心喝水會讓鄉親們染病了。”李春燕欣慰地說。
在采訪中,李春燕還告訴記者,這幾天,她正在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原來,從江縣從2007年起啟動了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縣里面給包括李春燕在內醫生下達了任務,讓她們“利用職務之便”以及生活在群眾中的優勢,宣傳農村合作醫療,爭取更多的群眾參加。領受任務之后,李春燕認為這對于鄉親們來說,是千載難逢的大好事,以前鄉親們沒有錢不敢去看病,參加合作醫療后,這個問題將得到徹底的改變,所以,她樂意奔走,四處宣傳,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我的目標是讓家鄉的父老人人參加合作醫療。”李春燕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