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發電量“轉正” 經濟回暖區域差異明顯
受益經濟持續回暖,8月,全國發電量“同比增速”創下15個月新高。
據國家統計局9月11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發電量344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3%,與今年7月份相比,則上升2.9%。
受此提振,2009年前8月,全國發電量首次“轉正”,實現同比正增長。此前的6月和7月,該項統計數據為-2.24%和-0.89%,降幅逐漸收窄。
同一天,本報從國家電網公司獲得的分省區用電量數據顯示,統調用電量增長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區域電網包括華北電網和華中電網,而華東電網、東北電網和西北電網增速均落后全國平均水平。
而南方電網目前僅廣西公布了用電量數據,同比上漲19.8%。由于國家電網區域內平均增長速度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預計南方電網8月份增長率也將高于9.3%。
8月首度轉正
除公布8月份發電量外,國家統計局還公布了1-8月份累積數據,發電量同比增長0.8%,是今年以來首次實現正增長。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隨著經濟持續復蘇,近幾個月用電量呈現穩度上揚趨勢,從前8個月發電量數據來看,全年發電量預計增長3%左右,但要達到年初預計的5%,存在一定難度。
在他看來,8月份發電量創下15個月最高增速并不意外,因為2008年8月國內發電量受國際經濟危機的影響已經顯現,加上奧運會期間北京周邊用電大戶行業開工率下降,導致去年同期的基數并不高。
中信證券楊治山也認同了這一看法。他對本報記者表示,2008年6月份到9月份,國內發電量處于緩慢下跌過程,并在第四季度大幅度“跳水”,所以,其預計,今年后幾個月,發電量同比將會快速增長,甚至能達到15%以上。
不過,楊治山認為,目前用同比增速來判斷電力行業并不是最好的指標,而是應該在剔除天氣等特殊因素外,看發電量或用電量的環比增長數據。根據統計局數據,8月份發電量環比7月份上漲2.9%。
接受采訪的業內專家均認為,這一環比數據代表著經濟復蘇正在持續,體現在工業企業特別是重工業企業用電量企穩回暖。
這從統計局當天公布的其它經濟數據可見一斑。
8月份,國內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3%,比上年同月回落0.5個百分點,比7月份加快1.5個百分點,為連續四個月同比增速加快;1-8月份,同比增長8.1%,比上年同期回落7.6個百分點,比1-7月份加快0.6個百分點。
而相關數據也顯示出高耗能行業復蘇有望加速,用電量轉暖將可持續。
8月份,國內粗鋼產量達5233萬噸,增長22.0%;水泥1.5億噸,增長24.0%,而整個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13.3%。而從此前陸續發布的中報的情況來看,鋼鐵、有色、建材以及化工四大行業也都已出現了顯著回暖。
區域差異明顯
發電量及用電量,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各地的用電數據,也一定程度顯現各地經濟復蘇的步伐快慢。
據本報從國家電網獲得8月份分省用電量數據顯示,在國家電網范圍內,高于全國平均增長水平的省(市、區)網有:京津唐20.97%、冀南13.65%、山東10.87%、安徽10.00%、福建9.39%、湖北17.50%、江西20.38%、湖南14.20%、四川9.55%、重慶21.87%、新疆21.99%、西藏14.73%;而統調用電量增長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有山西-1.17%、內蒙3.93%、上海-1.06%、江蘇3.51%、浙江3.18%、河南5.85%、遼寧1.93%、吉林3.39%、黑龍江-0.34%、陜西-5.18%、甘肅-7.26%、青海4.67%、寧夏5.50%。
其中,增速較快的區域包括華北和華中,8月用電量增速分別為11.24%和12.15%,而增速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有華東電網增長4.06%、東北電網增長2.98%,西北電網更是負增長,為-1.80%。
而南方電網8月份用電量保持較快增長,特別是已公布數據的廣西。
1至8月,廣西全社會用電量累計達到515.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的1.06%,成功扭轉了負增長的局面。而8月份,廣西全社會用電量達82億千瓦時,更是同比增長19.8%。
楊治山認為,這組分組數據正符合經濟危機后,國內各區域經濟復蘇的軌跡,先是從長三角和華北開始,再到珠三角,但在珠三角保持較快恢復性增長的同時,長三角復蘇步伐有所放緩,而中西部的復蘇目前才剛剛起步。
用電量的上升,也代表著發電企業機組利用效率的上升。其中,受經濟危機影響最大的火電行業,8月份的發電量同比上漲10.51%,環比上漲2.51%。盡管火電行業1-8月發電總量仍同比下降-1.5%,但由于燃料成本等因素下降,使得不少火電公司已經扭虧。
楊治山指出,目前,東南沿海火電廠贏利能力恢復最快,已恢復到2007年峰值的60%左右,但中西部和東北火電廠仍在虧損的邊緣,原因是,今年以來,東南沿海煤價、運價同比下降幅度較大,而中西部下降幅度相對較小。(徐煒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