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榨菜”作坊蛛網叢生 沉壇烏江實為堰塘
老板家鄉的收購價更高
群星村位于涪陵新村鄉清涼山,海拔約千余米。正如涪陵榨菜的公開資料所說,當地確屬青菜頭生長的好地方。
據李世江講,村里大規模種植青菜頭有10年了,2000年左右的時候,有40~50畝土地種植青菜頭,最近五六年開始增多,光他們社里就有120畝左右。今年可能要種200畝。
翻過一個小山頭,通過一段石板路,走下一坡古老的石階,李世江指著一大片地說,“那就是我的地。一年種20畝左右青菜頭,賺了一些錢,去年拿到手一萬六左右。”
李世江說,涪陵榨菜對鄉親很好,山上的小路都是公司出錢修的,收購榨菜的價格也比其他地方要高。據他說,新村鄉的青菜頭每公斤收購價0.9元。也就是每斤青菜頭0.45元。
按涪陵榨菜的介紹,1噸榨菜要用到10噸青菜頭,600克榨菜需要的青菜頭約6000克,成本約5.4元。
“不是所有的青菜頭都這個價。”李世江說,比如沿江一帶的青菜頭就比這兒便宜,才0.25元一斤。
高檔榨菜作坊蜘蛛網叢生
公開資料顯示,涪陵榨菜2001年開始在新村鄉建榨菜廠,用于高檔榨菜加工。6月29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新村鄉至涪陵城區的路口找到這個榨菜廠。
工廠不大,門口的《入場須知》牌稱,非經允許不得進入工廠、注意衛生等。門口有工作人員把守,記者還是順利進入。
工作人員介紹,這個工廠主要生產高檔禮品,2000多元的榨菜也出自這里。在原料庫1門口,記者看見,這個生產高檔榨菜的地方設備很簡陋,空曠廠房里擺放著各種榨菜壇子,正門口附近放置著一口16平米左右的拌調料的淺池,里面的紅色辣椒調料散發著誘人的香味。旁邊的幾個大盆里也裝有紅色調料,調料盆上面還放置著一個木樓梯,上面搭著一條骯臟的毛巾。
工作人員說,這里的車間是用來拌調料裝壇的地方,因為手工制作,沒有封閉空間,后面還會有進一步加工。記者注意到,在這個生產高檔榨菜的車間的一扇窗戶上,懸著三塊完整的圓形蜘蛛網。
·銷售調查·
榨菜貴比鮑魚 銷售員稱“劃不來”
中信證券的研究報告如一石激起千層浪,顛覆了人們對榨菜的看法,一盒榨菜竟超過茅臺酒價,甚至貴比鮑魚。涪陵榨菜公告稱,高端禮品榨菜僅僅在涪陵和重慶銷售。記者在涪陵城區進行了調查,發現存在大量的禮品榨菜,一些地產公司和政府部門或為主要購買者。
全城僅一家擺賣售員稱不劃算
涪陵城區主要商超是重慶百貨和新世紀百貨等,均不見天價榨菜的身影。各種榨菜品牌擺滿貨架,涪陵榨菜生產的烏江牌榨菜主要有185元、68元、35元、30元等品種。
記者問起2200元的榨菜,新世紀百貨銷售員表示從沒賣過。
記者最后在涪陵榨菜專賣店見到了這款產品。這款綠色外包裝的“沉香榨菜”擺放在櫥窗的最高位置,旁邊還有5年沉香668元、老榨菜188元、全家歡禮盒200元等。
打開包裝盒,記者看到盒內有兩筒榨菜,裝在精美的金屬器皿里,里面是小袋分裝的榨菜。包裝盒里最搶眼的是一副純銀碗筷。
正當記者詢問能否便宜點的時候,銷售員竟勸記者,最好不要買這個,“真的劃不來”。她解釋,除了有一副銀碗筷,和其他老榨菜沒什么區別。
見記者還是盯著沉香榨菜,銷售員很誠懇地說:“你實在需要,我給你1800元的內部價。”
開發商是主要買主董秘稱為適應某些市場需要
據專賣店銷售員稱,只有這個店才有沉香榨菜銷售,涪陵其他店都沒賣,重慶更沒有賣。她目前就賣了幾盒。另一個銷售員也表示,確實不好賣,但是還有人來問來買。
到底誰在購買?兩位銷售員表示,一般是單位上的人來買得多,比如房地產開發商、煙草公司,一買就是十多盒。
6月30日,涪陵榨菜董秘黃正坤對記者表示,公司半年報即將發布,現在不便接受采訪和回答問題,如果有需要,可以在半年報發布之后采訪。對于公司打造高端榨菜的問題,黃正坤稱,主要是為了適應某些市場的需要。
記者了解到,涪陵榨菜公司曾于2007年3月18日在涪陵飯店公開拍賣沉香榨菜2007年經銷權。負責該次拍賣的四川亞奧拍賣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勇向記者講述了當時的一些情況。
王勇說,他曾在涪陵榨菜負責銷售,這次拍賣也是他參與策劃的。報名參加拍賣的經銷商約六七家,起拍價20多萬元,最后成交價格是120多萬元。
“這個經銷權還包括銷售其他榨菜,不只是2000元的榨菜。”王勇說,當時定的是2000元一盒,“價格肯定很貴,100多萬元不可能就這樣白花了,還是要有公司和政府的支持”。
當年取得經營權的公司如今經營情況如何呢?網上有一家名為重慶家樂食品集團公司的企業自稱代理了沉香榨菜經營權,記者無法與其取得聯系。王勇說,他也忘記當初哪家公司取得了經營權,不過他記得,第一年應該還是賺得回來的,因為當年政府提了很多貨送人,也計入這家公司的業績。
·深度訪問·
有腐敗消費嫌疑“賣榨菜還是賣銀兩”?
高檔奢侈禮品近年來日益盛行,專家和消費者多年來呼吁嚴查過度包裝,這不僅僅是對節約社會的呼應,也是對腐敗消費的控訴。
對于天價榨菜,記者觀察輿論關注點,大多對其離譜的價格表示質疑:“這年頭太瘋狂了,榨菜都賣成燕窩的價了。”
據了解,目前中等鮑魚的商超銷售價為180元/斤左右,澳洲鮑魚也不過三四百元一斤,但也無法比肩天價榨菜。
“到底是賣榨菜還是賣銀器?”一名網友說,比如我送你一盒榨菜,其實是送了一個高檔銀具。如果有部門查是否行賄,我肯定說是送的榨菜。那么這么貴的榨菜,是不是腐敗禮品呢?
重慶消協將調查
2010年4月1日,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的《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食品和化妝品》國家標準開始實施。其中明確規定,食品和化妝品的包裝層數不得超過3層,包裝空隙率不得大于60%,初始包裝之外的所有包裝成本總和不得超過商品銷售價格的20%。
記者在涪陵榨菜專賣店對面的一家珠寶店看到了類似的銀碗筷,打五折之后,87克重的銀碗1450元,銀筷690元,總價2140元。按一半的成本計算,價值1070元。
沉香榨菜是否屬于過度包裝?重慶市涪陵區工商局副局長國忠表示,國家目前還沒有明確法規,因此工商部門的查處行為沒有法律可依。不過,工商部門已經致電涪陵榨菜辦,要求對企業加強宣傳,不要過度包裝。
重慶市消費者協會投訴部主任喻軍7月4日向記者表示,商品過度包裝很普遍,這與節約型社會格格不入,也加重消費者負擔,引導錯誤的消費理念。喻軍表示,他們將立即展開調查,將此案例作為重點案例,如果問題存在,會要求相關企業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