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河縣七項措施促進環境建設年活動開展
據黔東南州人民政府網 為切實改善投資環境,減少辦事手續、提高辦事效率和降低辦事成本為目標,著力解決辦事拖拉、相互推諉、辦事效率低下等問題,劍河縣采取七項措施促進環境建設年活動的開展。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以縣紀委書記為主任,縣紀委副書記為副主任、各相關人員為成員的縣環境建設年領導小組辦公室,抽調縣有關人員到縣環境建設年辦公室辦公,并召開全縣縣直各部門、各鄉鎮黨政班子成員和紀檢監察機關干部參加的電視電話會議對全縣的環境建設年作出安排和部署。
二是縣監察局、公安局、法院、國土資源局、環保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縣政府組成部門以及垂直管理的國稅、地稅、工商、供電等部門在縣電視臺根據部門職責權限開展行政審批(許可)時限、辦事程序等的公開服務承諾,公布舉報電話,接受社會監督。
三是掛牌成立劍河縣經濟發展軟環境投訴中心,與非公有制經濟侵權投訴中心合署辦公并對外公布舉報電話,接受損害經濟發展環境建設行為的投訴和舉報。
四是開展有關服務的政策清理,重點是對法律賦予行政審批(許可)權限的職能部門開展行政審批(許可)事項、收費標準及其依據的核查和清理,積極營造親商富商、競爭有序、配套完善的投資環境。
五是加強宣傳,營造良好的經濟建設環境氛圍。縣電視臺滾動播放縣各職能部門主要領導的公開服務承諾;縣紀委監察局向全縣各機關單位及副科級以上領導發送廉政賀卡,通過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真正做到警鐘常鳴。
六是優化法治環境,緊緊圍繞公開透明、公平公正、規范嚴明的法制環境,縣監察局、公安局、法院、檢察院、工商局等部門公開有關服務事項,嚴肅查處和打擊違紀違法犯罪分子;同時為進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對亂收費、亂攤派、亂檢查、濫用執法執紀權的問題采取的處罰措施也作了承諾。
七是政法和紀檢監察部門積極認真開展影響和破壞經濟發展建設環境案件的查辦工作,對在行政審批、招商引資等工作向服務對象“索、拿、卡、要”的,堅決依紀依法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