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屏一文盲農(nóng)民造出耕田機(圖)
楊昌立演示他的旋耕機 金黔在線訊 錦屏縣鐘靈鄉(xiāng)高寨村年已60歲的楊昌立老人,雖然只上過小學三年級,可他硬是靠著一股子令人感動的執(zhí)著精神,嘔心瀝血13載,耗盡家財,自行研制出一臺適合山區(qū)分散農(nóng)田使用的柴油耕田機。筆者日前專程來到高寨村,拜訪了這位執(zhí)著的老人。 楊昌立迷上機械制造,還得從17年前說起。1989年,他承包村里的電站,自己又購買電動機和打米機,經(jīng)過他辛苦的勞作,到1991年,他的存折就已經(jīng)有1萬多元的存款了。1991年電站被淹后,他買了兩臺柴油機和榨油機,還是經(jīng)營本行。在平時,柴油機總是出這樣那樣的小毛病,他從沒請人維修,自己拆開細細擺弄,后來竟擺弄成癮,迷上了機械。 1993年春,楊昌立做了一個重大決定,在自家半山坡的水田旁起一棟房子,自己搬到山上住去,潛心研究一種用柴油機帶動能犁田的“機械”。 為研制機器四處奔波,他不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還四處借錢過日子。到2000年,他要去組合鑄造變速箱來正式安裝機器的時候,身上已經(jīng)沒有一分錢了,他偷偷地瞞著家人把家里最值錢的2臺柴油機賣掉,換得錢又上路了。后來機器變速箱遇到技術(shù)故障,為買一根銅棒重新造渦輪,他又瞞著家人到當?shù)匦庞蒙纾米约旱姆孔幼鞯盅海J了4000元,又走上了鑄造機器的路…… 2002年,楊昌立終于完成了自己的杰作,造出了一臺耕田機。老人把自己的機器取名為“旋耕機”,旋耕機用柴油機作為動力,經(jīng)過自己設計的變速箱,帶動精心設計焊制的削泥刀,利用機械原理使削泥刀把生硬的土塊瞬間削碎,使犁地和耙地一次性完成。 楊昌立研制的這個旋耕機,一畝地一個多小時就可以全部勞作完,輕便、經(jīng)濟。一臺旋耕機總造價只在1000元左右,而市場上耕田機售價在2400元以上。 目前,老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有人來資助他,把這個適用于農(nóng)村的“旋耕機”批量生產(chǎn),服務于山區(qū)人民群眾。 作者:譚元勇 王遠白 羅凌峰 來源:金黔在線—貴州都市報
楊昌立演示他的旋耕機
金黔在線訊 錦屏縣鐘靈鄉(xiāng)高寨村年已60歲的楊昌立老人,雖然只上過小學三年級,可他硬是靠著一股子令人感動的執(zhí)著精神,嘔心瀝血13載,耗盡家財,自行研制出一臺適合山區(qū)分散農(nóng)田使用的柴油耕田機。筆者日前專程來到高寨村,拜訪了這位執(zhí)著的老人。
楊昌立迷上機械制造,還得從17年前說起。1989年,他承包村里的電站,自己又購買電動機和打米機,經(jīng)過他辛苦的勞作,到1991年,他的存折就已經(jīng)有1萬多元的存款了。1991年電站被淹后,他買了兩臺柴油機和榨油機,還是經(jīng)營本行。在平時,柴油機總是出這樣那樣的小毛病,他從沒請人維修,自己拆開細細擺弄,后來竟擺弄成癮,迷上了機械。
1993年春,楊昌立做了一個重大決定,在自家半山坡的水田旁起一棟房子,自己搬到山上住去,潛心研究一種用柴油機帶動能犁田的“機械”。
為研制機器四處奔波,他不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還四處借錢過日子。到2000年,他要去組合鑄造變速箱來正式安裝機器的時候,身上已經(jīng)沒有一分錢了,他偷偷地瞞著家人把家里最值錢的2臺柴油機賣掉,換得錢又上路了。后來機器變速箱遇到技術(shù)故障,為買一根銅棒重新造渦輪,他又瞞著家人到當?shù)匦庞蒙纾米约旱姆孔幼鞯盅海J了4000元,又走上了鑄造機器的路……
2002年,楊昌立終于完成了自己的杰作,造出了一臺耕田機。老人把自己的機器取名為“旋耕機”,旋耕機用柴油機作為動力,經(jīng)過自己設計的變速箱,帶動精心設計焊制的削泥刀,利用機械原理使削泥刀把生硬的土塊瞬間削碎,使犁地和耙地一次性完成。
楊昌立研制的這個旋耕機,一畝地一個多小時就可以全部勞作完,輕便、經(jīng)濟。一臺旋耕機總造價只在1000元左右,而市場上耕田機售價在2400元以上。
目前,老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有人來資助他,把這個適用于農(nóng)村的“旋耕機”批量生產(chǎn),服務于山區(qū)人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