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從一月中旬以來,貴州省黔東南州遭遇到1952年以來,范圍最廣,持續時間最長,影響最嚴重的低溫雪凝天氣,使錦屏縣電網遭受重創。至發稿之時,該縣已有15個鄉鎮停止供電。35千伏輸電線路倒桿1基,斷線5處。10千伏輸電線路倒桿45基,斷線37處。400伏低壓線路倒桿60基,斷線131處。停電變壓器861臺,受冰災損壞5臺。55萬戶受到停電影響,損失電量18萬千瓦時,直接損失達214萬元。
目前,該公司已成立了抗冰凍災害領導小組 ,緊急啟動《錦屏縣冰災和過負荷造成大面積停電預案》,采取多種措施,迅速組織全公司職工投入抗冰保供電的戰斗中。 該公司領導分成三個工作小組分別奔赴災情較重的平秋、啟蒙、敦寨供電所指導抗冰保電工作。各個供電所職工在完成抄表任務后,都主動放棄輪休,全天24小時待命,隨時準備接受搶修任務。
據了解,該公司已組織職工完成境內的220千伏、110千伏輸電線路巡查任務,通過該縣境內的220千伏、110千伏輸電線路沒有發現倒桿、倒塔、斷線故障。
許多職工都自制防滑裝備,有的用布條,有的用稻草,有的用鐵絲纏住鞋子,增加鞋子的摩擦力。在排除故障和巡線的過程中,他們頂風冒雪,走在雪道上,許多人的腳被雪水侵透了,凍僵了,跌倒了再爬起來。隨身攜帶的干糧,不一會就凍得像一塊硬石頭,渴了就隨手摘一根垂在樹上的冰凌。任憑風兒像刀子一樣在臉上劃過,大伙仍一個山頭爬向另一個山頭。在搶修現場,桿塔被冰凌包裹住,大家找來稻草點燃,使覆冰融化。在桿塔上,平時技術過硬,動作麻利的他們,卻顯得動作遲緩,被凍得腫脹的雙手,總是那么不聽使喚。但他們仍然咬著牙,完成最后一道工序,確保完好排除故障。
在山道上,當地老百姓在得知,他們是搶修隊伍時,都熱心的為他們帶路,揮舞著柴刀,砍除被冰雪壓覆在道上的灌木叢。在倒桿,斷線處村民們怕導線,桿塔金具被盜。他們一面派人通知供電所的同志,一面自覺守護在故障現場。直到供電所同志到達故障現場。
據悉由于凝凍天氣仍將持續,搶修工作進度十分緩慢。目前,該縣只有通過地方小水電,維持城關地區政府、醫院、通訊、供水正常供電和部門居民晚上供電。各鄉鎮建有小水電站的,都要求他們積極發電上網,保證當地鄉政府,部門村民的工作生活用電需求。根據上游來水情況,從24日起還能維持二至三天的供電。屆時主網架還沒恢復供電,全縣有可能將陷入一片漆黑。(潘成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