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錦屏縣第七屆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隆重召開
新起點開啟新征程,新任務賦予新使命。2月11日上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錦屏縣第七屆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在錦屏縣公安局六樓會議室隆重開幕。
政協錦屏縣第七屆六次會議應到委員133人,實到119人,符合法定人數。大會執行主席朱漢琴、程安榕、龍生國、舒澤洲、陳元瑞、王明相,秘書長李小濤在主席臺前排就座。開幕式會議由政協錦屏縣第七屆委員會主席朱漢琴主持。
應邀出席開幕式并在主席臺前排就坐的領導有:縣委書記陳英華,縣委副書記、縣長袁尚勇,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王經勇。
應邀出席大會的領導同志還有:縣委常委龍永貴、陳登超、楊國珍、朱法領、尤成華,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正永、龍立俊、宋家駒、高文輝、文英,副縣長龍運俊、閔啟勝、楊冰、楊從清、王澤梅,縣人武部政委朱遠林,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向傳奎,縣公安局局長楊志榮。
縣委書記陳英華代表中共錦屏縣委作重要講話。他說,這次會議是在全縣上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精心謀劃“十二五”發展的大好形勢下召開的。這是全縣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全縣各界人士共商錦屏發展大計的一次盛會。開好這次大會,對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省委十屆十次會議、州委八屆九次全會和縣委十屆七次全會精神,動員和團結全體政協委員振奮精神,開拓進取,全面落實“十二五”規劃目標任務,不斷開創政協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他說,“十一五”期間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積極搶抓中央擴內需、促增長的政策機遇,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集中力量抓投資拉動、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建設、經濟結構調整、民生改善等工作,經受了金融危機、雪凝災害、特大旱災等嚴峻考驗,實現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全縣生產總值從2005年的6.19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12.49億元,2010年比“十五”期末翻一番多,年均增長15.10%。全縣財政總收入從2005年的4620萬元增加到2010年的16021萬元,2010年比“十五”期末翻一番多,年均增長28.23%,增速比“十五”高17個百分點。同時,黨的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加強,民主法制建設深入推進,教育、文化、科技、衛生和社會保障等各項事業得到了全面發展。這些成績的取得,既是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和衷共濟、團結奮斗的結果,也凝結著全縣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的智慧和汗水。陳英華強調,實現2011年奮斗目標,責任重大,任務艱巨。全縣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要站在全局的高度,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縣委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部署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十二五”規劃的戰略部署上來,充分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振奮精神,搶抓機遇,在科學發展上建言獻策,在和諧發展上凝聚人心,努力推動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陳英華就進一步做好政協工作提出四點要求:一是要立足新起點履行職能,為科學發展建言獻策;二是要圍繞新任務凝心聚力,為和諧發展貢獻力量;三是要圍繞新形勢加強自身建設,為提高履職水平奠定基礎;四是要著眼新發展加強領導,為政協履行職能創造條件。
受政協錦屏縣七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的委托,縣政協副主席王明相向大會作七屆縣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2010年,縣政協常委會在中共錦屏縣委的正確領導和州政協的有力指導下,認真學習貫徹中共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縣委十屆六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團結帶領廣大政協委員,堅持團結、務實、創新,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進一步發揮了協調關系、匯聚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的重要作用,為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新的貢獻。報告從四個方面系統地總結了第七屆政協常委會過去一年的主要工作:一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政治協商更有成效;二是關注民生,維護民利,民主監督更加有力;三是服務發展,履職盡責,參政議政更加有為;四是發揮優勢,突出特點,政協工作更加務實。報告還從三個方面提出了第七屆縣政協2010年的主要任務:一是堅持圍繞中心,扎實推動科學發展;二是堅持團結民主大局,努力構建和諧社會;三是堅持開拓創新,著力加強自身建設。
受政協錦屏縣第七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的委托,縣政協副主席程安榕作了關于七屆五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七屆五次會議以來,共提交提案82件,經提案委員會審查,立案80件,在這些提案中,涉及到農業、林業、水利、科技、扶貧、旅游、文化宣傳、交通、城鎮建設、企業、工商、財政、教育、衛生、公安、消防等各個方面。所有提案全部辦復,委員對辦復結果表示滿意和基本滿意達94%。
2月11日上午,在縣公安局六樓會議室還召開了政協錦屏縣七屆五次會議預備會議。通過了政協錦屏縣七屆五次會議的議程和日程等事項。(吳育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