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次嘗試地震預警系統 完全由中國自主創新
核心提示:3月28日,綿陽江油市花園中學進行的一場防震疏散應急演習,演練利用了中國新近研制的一項高科技產品地震報警系統。該系統是中國的一項自主創新產品,由成都某企業研制。
“嗚”,地震報警系統在人工啟動下發出了凄厲的警報聲,之后,學校師生開始選擇位置就近躲避。在指揮人員的統一指揮下,1分20秒內,全校1200多人全部從教學樓安全撤離到學校操場。這是3月28日在四川綿陽江油市花園中學進行的一場防震疏散應急演習。
與以前的防震演習不同的是,這次演練利用了中國新近研制的一項高科技產品地震報警系統。這款民用地震報警器,已經過四川省科技成果鑒定,不僅能預警、報警,還能求救。
“從汶川地震發生的那天起,我就決心要發明地震報警器。災害預警與預報是不同的,預警其實就是打時間差,有時能預留10余秒逃生時間。”據海歸博士后、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介紹,該系統主要有兩項功能:一是平時可以通過人工觸發警報,啟動避險演習;二是在真實地震時報警系統會被地震波自動觸發,自動啟動人員避險過程。
避險過程的自動啟動將大大減少對指揮人員的依賴,逼近實際地震發生時人員難于及時啟動避險過程的現實狀況,使防震演習更為逼真。
為了擴大報警器的使用范圍,報警器還增設了呼救功能,地震后被困人員可以通過報警器發出“救命”的聲音和無線SOS求救信號。由于這種無線信號可以傳遞300米以上,因此是搜救犬和生命探測儀的有力補充。
“可別小看這個如收音機大小的銀色鐵盒子,里面安有芯片,通過檢測縱波,在破壞力強的橫波傳來前發出逃生信號。”來自綿陽市防震減災局、江油市防震減災局的領導和專家對演習進行了指導和觀摩,并對地震報警系統的表現給予了肯定,“通過技術延伸,還可以預警泥石流、山體滑坡、海嘯甚至火山噴發”。據悉,此前,漢旺中學等學校已經裝備了該報警系統的早期版本,并得到了實際地震的檢驗。
中國是一個多地震國家,VII度以上的高烈度區覆蓋了1/2的國土,其中包括23個省會城市和2/3的百萬以上人口大城市。面臨嚴峻的地震形勢,中國已經對核工業、高速鐵路、學校等采取了有力的措施以防范地震造成災難,包括啟動地震預警系統建設等高科技應用。
據報道,在中國國家地震局制定的“十二五”規劃中,有近30億的資金將用于地震預警系統的建設。
地震預警是指在破壞性的地震波(S波)到來之前,讓人員采取適當措施避險以減少人員傷亡,提前的時間可以從幾秒到幾十秒。在此次日本大地震中,地震緊急處置系統表現良好。東京市民在福島地震震感傳來前50秒獲得了地震的消息并進行防范。而在江油市花園中學采用的地震報警系統則是中國的一項自主創新產品,由成都某企業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