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考古發現秦都雍城四周遍布墓葬 或為族墓
[導讀]根據近50座小墓葬的最新考古工作發現,對秦都雍城的墓葬布局有了新認識,即不再是傳統認為的僅僅分布在都城南邊的秦公陵園和國人墓地,而是在都城的東西南北四周皆有分布。
新華網訊 秦公六號陵園大墓被盜擾引發世人矚目,考古學家則對秦都周圍小墓葬的分布更感興趣:根據近50座小墓葬的最新考古工作發現,對秦都雍城的墓葬布局有了新認識,即不再是傳統認為的僅僅分布在都城南邊的秦公陵園和國人墓地,而是在都城的東西南北四周皆有分布。
主持秦都雍城考古發掘工作的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田亞歧說,分布地秦都雍城南邊的秦公陵園及其旁的國人墓地,一直是考古界和社會各界的關注重點。但近兩年考古工作的重心向城址的東西北三面進行了轉移,結果發現三面都有墓葬,而根據發掘情況判斷,一些墓葬集中區應當是當時某些族群的公墓或稱為族墓地。
據了解,在雍城遺址外的東西城墻之外,考古人員今年對兩處大型墓地進行了考古發掘。被稱為六道村秦墓地和鳳翔西區秦墓地的兩處墓地,其位置一個是在雍城城墻的西北,一個是在東城墻的正東,都是一般的戰國中期的貧民墓葬。今年發掘的僅僅是墓群的一部分墓葬,兩處目前已發掘的各有20多座小型墓葬。
田亞歧說,通過這兩處墓葬的發掘,發現這兩個戰國時期的墓葬特征有著明顯的差異。一個是六道村的墓都是小偏洞式,這是戰國中期流行的秦墓葬的一個特征;一個是鳳翔城西區的墓葬,都是豎穴墓葬,即是挖一個長方形豎穴,然后把棺放在豎穴的底部。
它們都是同時代的秦墓,為什么不一樣呢?田亞歧說:“我認為當時秦人實行的是聚族相葬,就是說一個族群一個墓地。一個族群和另一個族群有文化差異,其來源背景都不完全相同,所以其埋葬的葬俗也不一致。所以從這點我們可以看到,在當時雍城這個大都市的周邊應有好多族群,這也充分體現了當時秦人的文化多元特征!
田亞歧說:“重要的是,通過這兩處墓地以及最近這些年來我們在雍城城外的周邊區域,不斷發現新的國人墓地的線索。過去我們認為秦人的國人墓地只分布于雍城的南郊,F在東邊、西邊和北邊都有秦墓,而且分布狀況幾乎差不多!
國人墓地與貴族墓地有何區別呢?田亞歧說,當時的貴族墓地應該說等級比較高的,而且有可能是正宗秦人的墓地,應該在雍水河的沿岸,而且它緊挨著秦公陵園。那些分布在都城東、西、北邊的墓地,作為族系的等級身份應該低一點,但是他們聚族相葬的特征非常明顯,這也充分體現了在戰國時期,秦人的內部社會組織結構上,還是充分體現了當時以血緣為紐帶的一個個部族的發展情況。
位于陜西省鳳翔縣的秦都雍城是戰國時期秦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中心,因筑起了規模巨大的城垣和宮殿,也是當時全國發達的大都市之一?脊殴ぷ髡咄ㄟ^三四十年的田野調查、勘探與發掘等,從宏觀角度已逐步摸清了整個雍城遺址的基本布局及其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