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DNA端粒長度決定壽命 嬰兒出生便可預測
[導讀]科學家最新一項研究表明,DNA分子端粒可以預測人類壽命,甚至在嬰兒時期也能預測出未來的壽命。但他們同時強調生活方式也對壽命具有重要的影響,尤其是一些不良生活習慣。
DNA分子可顯示出預期壽命,甚至從一出生的嬰兒就能探測出他們未來的壽命長短。這取決于DNA端粒長度,它可以保護染色體不被損耗。
騰訊科技訊(悠悠/編譯) 據國外媒體報道,日前,科學家發現通過測量嬰兒的基因能夠預測出未來的壽命。人體DNA分子具有顯示預期壽命的信息,并且在嬰兒剛出生之日起就能進行預測分析。
人類預期壽命取決于DNA端粒長度,科學家將端粒描述為:“它能夠起到鞋帶末端塑料保護層的作用”,它將保護染色體不被損耗。
端粒被廣泛研究,它被認為對于老化現象具有關鍵因素。很簡單,DNA端粒越長,則壽命越長,同樣,DNA端粒越短,則壽命越短。當然這種預期壽命不包括:意外死亡、疾病和生活方式等因素。
通常人們都知道壽命減少與生前選擇的生活方式有關,其中包括:吸煙和承壓。但這項研究是首次指出人類的壽命是從一出生就決定的。以后人們如果希望知道未來自己的壽命,他們可以在生命初期進行這項測試,從而測定他們的壽命。負責該項研究的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帕特-莫納漢(Pat Monaghan)教授說:“這項研究結果顯示我們生命初期身體特征是非常重要的,當前尚不清楚端粒長度如何存在著差異,但如果人們有選擇權,應當在出生時選擇較長的端粒。”
莫納漢指出,如果人們進行這項測試,我并不知道任何人都希望知道自己的預期壽命,知道這項結果只可能使你感到自卑。然而你必須清楚你所選擇的生活方式具有很大的影響,將直接影響人們的壽命長短。
莫納漢帶領研究人員使用斑胸草雀進行實驗,這是一種澳大利亞境內最普通的鳥類,他們在斑胸草雀整個生命過程中每隔一定時間測量DNA端粒長度,對于人體實驗,他們僅對老年群體進行測試,這與時間比例有關。他們對99只出生25天的斑胸草雀抽取血細胞樣本,最終的實驗結果超出了研究人員的預計。擁有最短端粒長度的鳥類個體傾向于最早死亡,從開始實驗之后最早7個月就開始死亡。但擁有最長端粒長度的鳥類差不多能存活9年時間。他說:“這些進行實驗的斑胸草雀都是自然死亡,并不存在著掠食者,不考慮疾病和意外死亡現象,這將更好地呈現斑胸草雀的壽命真實特征。”
這項研究結果與人類存在著很大的關聯性,人類端粒具有相同的工作原理。未來人們可以進行測試分析他們端粒的長度,以及壽命長短。由于端粒可以避免DNA被拆分,因此具有重要作用,當嬰兒在母體中孕育時端粒就開始逐漸地變短。端粒長度越長,則意味著個體越健康,因為端粒太短,它們將無法正常工作。
在細胞分裂期內,DNA分子將不再受到保護,并悄然出現一些缺陷,這種情況通常出現在中年時期,皮膚開始松弛下垂,并且免疫系統開始下降失效。存在缺陷的細胞將逐漸增大患有糖尿病和心臟病的概率,目前這項研究報告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期刊上。
格拉斯哥大學科學家下一代的研究工作將著眼于分析什么原因導致端粒變短,他們將把遺傳性和環境因素考慮在內,盡可能更加精確地預測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