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更應關注腦血管病的一級預防
編者按
當前,“富貴病”不僅在城市里高發,在農村也十分常見。北京天壇醫院日前開展衛生“三下鄉”活動,在北京市昌平區延壽鎮義診和老鄉家中發現,患腦血管病、高血壓、心臟病和糖尿病的人很多,主要原因是人口老齡化、缺乏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預防措施。專家指出,現代人更應關注腦血管病的一級預防。
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內科 王擁軍 鄭華光:
數九寒冬,正值腦血管病的高發期,而一旦患腦血管病,致死率和致殘率都很高,給個人、家庭和社會都帶來沉重的負擔。國外有研究表明,隨著國家和民眾預防意識的提高,“富貴病”在富裕階層正在逐漸減少,可見預防至關重要。
腦血管病的一級預防是指發病前的預防,即通過早期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主動地控制各種危險因素而達到不發生或推遲發生腦血管病的目的。因此,首先應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低鹽飲食、不吸煙和遠離吸煙環境、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等;預防和有效治療高血壓病;控制糖尿病(特別是對于肥胖或超重患者);注意血脂代謝紊亂的檢測和規范治療、房顫患者的抗凝治療,以及無癥狀性頸動脈狹窄的篩查。
●有效控制高血壓
高血壓病非常普遍,即使在55歲前血壓正常,仍有90%可能一生中罹患高血壓病,65歲以上則有2/3患有高血壓。
高血壓的診斷率、治療率和達標率在我國仍然較低,糖尿病人應該更積極地降壓,有研究表明,更嚴格降壓能夠降低23%患腦血管病的風險。
對于老年人單純收縮性高血壓,降壓治療能夠減少腦血管病風險36%—42%;對于高齡高血壓患者(>80歲),降壓治療仍能獲益;對于有頸動脈狹窄的患者,降壓目標值會有所不同,應遵從醫生的建議。
●早期發現糖代謝異常
糖代謝異常包括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
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公布數據顯示,糖尿病已成為除心腦血管病、惡性腫瘤外的第三大疾病,而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國,患病率為9.7%,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4%。最令人擔憂的是,我國18歲以上居民對于糖尿病知曉率僅為36.1%。
糖尿病是誘發腦血管病的直接因素。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均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易感性,增加高血壓、高血脂的患病率,從而導致腦血管病。糖尿病增加腦血管病發生危險1.8倍至6倍;糖尿病合并腦血管病患者更年輕、更多合并高血壓、心肌梗死和高脂血癥。因此,注意餐后血糖的篩查,對減少糖代謝異常的漏診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