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發現"貪吃基因" 或有助治療肥胖癥

美國科學家稱發現了“貪吃基因”。
中新網訊 美國喬治敦大學醫學研究中心的科學家近日表示,他們發現了人體中的“貪吃基因”。當一個人已經吃飽時,“貪吃基因”還會讓人繼續吃下去,因為它破壞了身體和大腦之間的通信,使大腦得不到“已經吃飽”的信息。
科學家用老鼠做實驗發現,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基因發生突變后,會導致大腦和身體之間的通信中斷,大腦無法獲取“已經吃飽”的信息,從而造成老鼠不停進食,體重迅速上升。他們認為,人類也含有同樣的基因,這一基因與肥胖癥有密切聯系。
科學家指出,發現“貪吃基因”是一個好消息,他們希望這一發現能有助于治療肥胖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