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港訊 連日來,凱里地區氣溫回升,時至春耕之際,城市周邊務農農戶將千百年火燒田坎的習慣延續至今,刀耕火種在干燥的氣候條件下使凱里市周圍的丘陵山地變得岌岌可危,山火頻發,形勢嚴峻。
2月29日17時30分,凱里市消防大隊一中隊接到市“三臺合一”接警中心報警,稱凱里市西收費站附近發生山火,大火已幾壁青山燒成焦土,中隊接警后迅速報告大隊值班領導,并緊急出動2太中小型水罐車,14名官兵火速趕赴現場。到達現場后,通過觀察發現,山火呈零星蔓延,火點較多,撲救難度較大,最集中一處火勢正呈帶狀蔓延,蔓延面積達數公里長,而此時的風力更加助長了火勢的蔓延的勢頭,時間已不允許戰士們有任何懈怠,現場指揮員果斷的對戰斗力量進行了部署,將隊伍化整為零,兩人一組實施撲救。戰士們高舉手中的“武器”與熊熊的火焰進行了場殊死較量。通過官兵近4個小時的連續作戰余9時10成功將山火撲滅。

3月1日15時20分,一中隊再次接到市“三臺合一”接警中心報警,稱凱里市萬潮鎮發生山火,大火正一步步向村寨逼近,情況萬分緊急。中隊接警后,立刻向大隊值班領導反應了此情況,并迅速出動1臺水罐車,10名官兵火速趕赴現場。通過一個多小時的驅車疾馳,呈現在官兵面前的是延綿數公里長的火帶,風借火勢,火助風威,火勢瞬間更加猛烈,火災所過之處,寸草不生。官兵們顧不得驅車的疲勞,與當地森林防火隊員以及地方群眾一并進入深山群戰火魔。由于風勢的不斷加大,火災更肆無忌憚的肆虐著,火焰呈二三十米的火浪向上翻卷著,為保護戰士自身安全,現場指揮員并沒又盲目的命令戰士向前沖,而是巧妙的借助風向和地形優勢砍劃隔離帶,將火反燒,以火攻火,戰士們則分成5組,每組2人,防守隔離帶。從進入火區到夜晚20時,近4個小時期間,官兵們顧不上喝一口水,沒有吃上一口干糧,依然奮斗在滅火的第一線。

3月1日16時50分,一中隊再次接到報警,稱凱里市紅州賓館附近發生山火,火災正向居民區逼近,一旦蔓延至居民區后果將不堪設想。中隊接到報警后,緊急出動留守中隊的1臺水罐車,10名官兵火速趕赴現場。到達現場后,距火區還又4公里的山路,而此時漫天的火光已清晰可見,官兵們顧不得崎嶇山路給他們帶來的疲憊,毅然的向火魔挺進著。消防、武警、森林、民兵,200多人的隊伍在狹窄的山道上顯得格外擁擠,一路從這個山頭撲滅火點至另一個山頭,走路多少個山頭在官兵們的記憶中已經記不清楚了。樹林與混草里結合,從山腳到山腰再到上頂,只要有明火的地方就有官兵們英勇、頑強、不屈的身影。
3月2日17時40分,一中隊接到黔東南州經濟開發區求援,稱銅鼓村東山發生山火災,開發區已投入人力進行撲救,但火勢在風力的作用下過于猛烈,希望一中隊官兵前往支援。接到求助后,中隊迅速出動2臺消防車,14名官兵緊急趕赴現場。到達現場后,火勢在風力的作用下顯得越發猛烈,現場指揮員對地形分析后決定,集中火力打殲滅戰,戰士們得到命令后,迅速向明火挺進,官兵們憤怒地撲打著火焰,撲滅一處又往另一處趕,當官兵撲滅一個山頭的大火時,另一個山頭又燃起漫天的火光,官兵顧不得停下喘口氣,又繼續沿著火帶撲擊,而這時的山坡坡度已達80度,官兵艱難的山體上爬行,臉上、手上、腿上,到處都是被山刺刮傷的血痕,但官兵沒又任務怨言,因為撲救火災,挽救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是消防衛士的光榮使命,是每名戰士的神圣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