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支部書記邰昌輝發展竹蓀致富無償培訓農民200余人
邰昌輝(中)正在基地教農民采摘竹蓀
本港訊 (特約記者 陸書明 攝影報道)黎平縣中潮鎮農林水聯合黨支部書記邰昌輝為了發展竹蓀產業,他與妻子在楊莊村租賃稻田28畝繁殖竹蓀,每畝產值達5.8萬元以上,純收入達20萬元。成為遠近有名的示范戶。
每天都有25個鄉鎮的農民來到竹蓀基地參觀,他都毫不保留地無償傳授種植竹蓀,這是他以實際行動“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示范效應。他已無償培訓農民達200多人次。
邰昌輝現家庭有五口人,愛人是農民,兩個兒女分別在海南、貴陽就讀重點大學,家庭的經濟負擔較重,因為家庭困難的原因,為增加家庭收入一直在尋找一個可以自主創業的機會,他愛人嘗試了養豬,批發百貨,水果等行業添補家用,但可持續穩定發展的問題始終困擾著他一家。
2008年初一個偶然,邰昌輝在遠程教育網絡上了解到,發展竹蓀是一個良好項目的介紹。得知竹蓀是一種真菌類農作物,被譽為真菌之王,有藥食兩用,用藥可以抗衰老,抗過敏等功效;用于飲食味道鮮美,香味濃郁,氨基酸含量種類全面營養價值高,國內市場價格可從150元/市斤到250元/市斤,而且市場前景很好,市場上經常缺貨。在種植方面是全綠色種植,不添加任何農藥防腐劑等,符合國民的需求與經濟發展的標準,于是決定和妻子一起嘗試。
2008年初就開始,在自家承包的一畝地作為實驗田種植竹蓀,當年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投資1.6萬,收入2.8萬,下年繼續收了1.5萬,得到中潮鎮黨委政府評為《一戶一技能》榮譽。
2009年初,邰昌輝帶動全鎮群眾種植竹蓀60余畝,在佳所田壩一片被鎮政府確定科技示范基地。基地拉動了全縣愛好種植者學習,竹蓀種植成果迅速在全鎮推廣開來,成為農民群眾一個創收的支撐點。
今年在邰昌輝種植竹蓀取得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中潮鎮政府推廣種植竹蓀達145畝,產品暢銷省內外乃至國外,年產值達800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