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實施“產業生態化試驗”試點建設顯成效
為打好農村經濟持續發展基礎,促進農民增收,加快脫貧步伐,今年黎平縣按照“十二五”產業規劃布局,結合各鄉(鎮)實際,實施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游業等為主的“產業生態化試驗”試點建設,目前已取得明顯成效。
著力打造生態農業。按照“調產業結構、促農民增收”思路,以市場為導向,以建設“珠江三角”無公害綠色食品供應基地為抓手,重點抓好茶葉、油茶、優質米、蔬菜、楠竹、中藥材等生態產業發展;抓好種草養畜,加快小黃牛、山羊、小香雞等生態養殖業基地建設。目前已建成茶園、油茶、優質米、蔬菜、楠竹、中藥材基地共計57.3萬畝,優質果樹面積76800畝,反季節蔬菜基地5500畝,生態農業初具規模,并取得初步成效。
著力發展生態工業。積極探索企業資源重復利用循環經濟發展模式,逐步形成有利于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生態工業體系,規劃建設黎平旅游生態工業園區面積4910畝,園區內主要集聚有農產品加工、林產品加工、礦產品加工以及旅游產品加工等企業48家;著力于園區生態鏈和污染排放量減少至最低,實現產業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雙贏”。
大力發展以原生態民族文化為內核的生態旅游業。依托原生態山水風光、原生態民族文化和紅色旅游資源等三大優勢,通過采取政府投入、招商引資、社會融資等多種渠道籌集資金開展生態旅游產業開發。目前,全縣生態旅游產業開發從業人員已有1656人,并帶動解決就業5652人。今年1—10月累計接待游客109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6.73億元。(唐學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