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配179臺抽水機 雷山干群合力抗旱救災
連日來,在雷山縣旱情嚴重的西江鎮黃里、永樂鎮巖寨、丹江鎮羊排等村寨的田間地角,隨處可見汗流浹背的黨員干部抗旱服務隊伍與當地群眾一起為受旱農田抽水抗旱救災。“要不是抗旱服務隊伍送來‘及時水’,再過幾天,我這兩畝水稻可要絕收了。”黃里村民張拔樓感激地說。
7月份以來持續的旱情,造成該縣鏡內21條溪河和113條溝渠斷流,人蓄飲水困難13813人(頭),農作物受旱面積79965畝,絕收324畝,旱地受旱面積24578畝,因災直接經濟損失達到1.3億元。
面對嚴重的災情,雷山縣干部群眾積極開展生產自救,全力投入“保人飲、保豐收、保民生、保穩定”的抗旱救災戰場上來,縣委、政府立即成立抗旱救災工作領導小組,縣四大班子包鄉鎮負責,深入鄉鎮指導抗旱工作。縣水利部門組建三個抗旱服務隊深入鄉鎮村寨為群眾抗旱,購買108臺抽水機配發到九鄉鎮水利站用于抽水抗旱。西江鎮成立抗旱服務隊6支,配備抽水機12臺,為群眾配送柴油500公升,氣油200公升,輸水袋1000米。郎德鎮籌措抗旱資金3000余元,落實抽水機5臺,結合“作風建設年”活動,積極組建抗旱救災黨員志愿服務隊,組織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積極投身到抗旱救災第一線。達地鄉積極組建鄉機動抗旱隊,投入2臺柴油抽水機、2臺汽油抽水機及4臺水泵深入有條件抽水且受災嚴重的各村、組進行抽水灌溉,灌溉面積84畝,組織群眾找到水源7處,落實1處,解決了27戶135人飲用水,對絕收的田土落實改種15畝。同時,去年縣里配送給鄉鎮的九臺抗旱送水車輛穿梭于苗嶺山寨,為受災群眾送水解渴。
據統計,目前該縣共投入抗旱人力3.05萬人次,增配179臺抽水機到9個鄉鎮為村民抽水抗旱,縣級財政投入抗旱燃油經費20萬元,群眾自籌17.47萬元,澆灌農田2316畝。(潘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