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黔東南州水稻病蟲害防控工作取得實效
據黔東南政府網消息 今年,水稻“兩遷”害蟲稻白背飛虱、稻縱卷葉螟大量遷入我州危害水稻生產,州農業局及各縣市農業局迅速行動,采取積極有效措施,深入田間地頭指導防治,全力抓好防控工作,水稻病蟲害得到全面控制,全州水稻生產獲得了較好的收成。
一是高度重視,提前部署防控工作
州農業局在與16個縣市農業局簽定綜合防治任務責任狀,將防治任務層層下達后,又及時召開了全州大秋作物中后期主要病蟲發生趨勢分析會議,做出發生趨勢預報,并對當前及今后水稻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做了全面部署。會上要求全州各級農業部門積極采取措施,落實防治經費,建立長效機制,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早防控,全力以赴抓好水稻病蟲害防控工作。
二是加強預警監測,準確發布病蟲情報指導防治工作
年初,全州各級農業部門就開始深入田間地頭對各類農作物病蟲認真開展調查,加強對病蟲危害動態監測,及時準確發布預報,做到配套服務到戶,技術服務到田。據統計,全州共發布短、中、長期病蟲預報171期次,電視預報24期,每期預報時間均達到連續5天以上。通過準確的預測預報,為防控工作早安排、早行動提供科學依據,牢牢掌握防控主動權。
三是各級領導深入一線,靠前指揮
州農業局成立了以局長楊黎為組長的黔東南州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公布了水稻重大病蟲害24小時值班電話。州農業局尹亮書記、楊黎局長、何永林副局長、楊洵總農藝師等領導先后多次赴全州各縣市深入田間查看病情并對防控工作進行指導,指出存在問題,提出防控要求。各縣市按照省、州工作安排及時召開水稻病蟲害防控工作會議,部署防控工作,抽調專業人員分赴各鄉鎮村發動群眾進行聯防聯治。
四是落實防治經費,開展機動聯防
為確保糧食豐收,各縣市及時投入必要的經費,購買農藥、器械,組建機防隊開展統防統治。全州16個縣市政府在病蟲發生前已安排到位防控經費113萬元用于開展防控工作,改變了以往病蟲大發生后才投入經費開展防治事倍功半的被動做法,使今年的防控工作做到了早落實、早部署、早防控,取得顯著的防治效果。各縣市充分利用機防隊防治效果好,輻射面積大的優勢,積極組建機防隊開展防治工作。全州共組建機防隊243個,機防面積達到50.12萬畝,通過統防統治帶動群防群治,水稻防治面積達471.6萬畝次。
五是加強宣傳培訓,積極舉辦綜合防治示范
全州各級農業部門積極開展病蟲害防治技術培訓與宣傳工作。年初,州植保站邀請有關專家和技術人員赴全州各縣市,針對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進行了系統培訓,全州共開展病蟲防治技術培訓42期次,發放培訓資料17.9萬余份。州農業局還組織印制了8.4萬份“黔東南水稻重大病蟲害識別與防治”彩色宣傳冊,發放到各縣市進行防治宣傳,提高植保防治技術入戶率。同時,結合省農業廳下達的120萬畝水稻綜合防治任務,州植保站及各縣市植保站積極抓好病蟲防治示范17個,展示防治新技術,推動防治工作的開展。通過抓技術培訓和綜合防治技術示范展示,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布告、橫標、明白書、宣傳車、植保公示欄等形式普及防治技術,對重點地區如糧增工程區、病蟲害重發、常發區實行分片包干、重點指導。
六是加強農藥監管,確保用藥安全
各級農業部門按照農藥市場監管年活動方案要求,加大對農藥市場的監管力度,規范農藥生產經營行為,堅決杜絕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禁(限)用農藥,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藥違法行為,確保農民用上質量好的“放心農藥”。目前全州已舉辦農藥科學應用及管理培訓17期,培訓人員3400余人次,印發宣傳資料1.2萬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