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積極承辦中國開發區協會開發區開發與投融資創新年會
為推進發展環境創優工程,深入學習借鑒全國各地開發區建設先進經驗,加快黔東南各類園區建設,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經州紀委、州環建辦積極聯系對接,由中國開發區協會主辦的“開發區開發與投融資創新年會”于6月28日在凱里市隆重召開。
本次年會由州委、州政府協辦,凱里市委、市政府承辦。年會的召開為優化完善黔東南開發區融資平臺建設、組織架構建設、服務企業機制制度建設,加強州內各產業園區與全國各地開發區的經驗交流和深度合作起到了積極作用。
中國開發區協會副會長黃太和,國家開發銀行行務委員、客戶服務管理中心主任袁英華,州委副書記楊華昌,州委常委、常務副州長馮仕文,州委常委、凱里市委書記黃遠良,州政協副主席李正相等出席年會。中國開發區協會信息培訓部主任、州發展環境創優工程顧問梅彥川主持年會。
楊華昌在會上致歡迎辭。他說,在黨的91華誕即將來臨之際,我州榮幸承辦由中國開發區協會主辦的“開發區開發與投融資創新年會”,得到了國家開發銀行的大力支持,為我們搭建了與全國各地開發區加強聯系、了解外地開發區發展動向、學習先進開發區經驗的平臺,充分體現了中國開發區協會和國家開發銀行對我們的充分信任和大力支持。
楊華昌說,黔東南州開發區建設突飛猛進,已形成凱里經濟開發區、爐碧經濟開發區、金鐘經濟開發區、洛貫經濟開發區、黔東經濟開發區、臺江經濟開發區6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按照省委、省政府今年每個縣要建成一個省級開發區的要求,我州各縣紛紛奮力上檔升位。今年1-5月園區新投產項目33個,預計新增產值24.37億元。
黃太和在會上作講話,分析了當前開發區投融資所面臨的宏觀形勢。他說,本次年會主要研究探討如何促進和完善開發區的投融資建設。目前我國大多數開發區處于大發展時期,建設大量基礎設施,需要大量的資金,融資是開發區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開發區投融資運作活力不夠,機構數量少,規模小,資本不多,閑散資金不能有效利用。經濟要趕超增速,必須研究資本運作。今年三月國務院決定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要求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構建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體系,使金融服務明顯改進,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能力明顯增強,金融環境明顯優化,為全國金融改革提供參考。這是一個很好的信號,為推動我國金融機構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袁英華在致辭中說,2011年面對復雜的國際金融形勢,國家開發銀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主動發揮開發性金融與中長期投融資優勢,以市場化的方式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大力支持實體經濟,基礎設施、民生金融和國際合作三大業務均邁上新臺階。截至2011年末,國開行資產總額突破6萬億元,不良貸款率0.4%,連續27個季度低于1%。較好地實現了支持發展、防范風險與優良業績的有機統一。在當前全球產業結構調整和國內外經濟復雜多變的形勢下,開發區作為新一輪要素重組和產業轉移的承接地,成為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開發銀行將一如既往支持我國開發區發展,為開發區的繁榮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會上,黃太和與馮仕文簽署了《中國開發區協會貴州省黔東南州人民政府產業園區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同時,凱里經濟開發區、爐碧經濟開發區、金鐘經濟開發區、洛貫經濟開發區、黔東經濟開發區、臺江經濟開發區6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正式加入中國開發區協會,黃太和向6家開發區頒發會員牌與會員證書。
出席本次年會的還有來自全國各國家級(省級)開發區、高新區管委會、開發公司和州有關單位、各開發區會議代表。
(供稿:州環建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