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州舉辦第4期“發展環境創優講壇”
為深入推進發展環境創優工程,進一步創造學習借鑒東部發達園區建設經驗平臺,6月29日上午,黔東南州舉辦了第4期“發展環境創優講壇”。
中國開發區協會副會長黃太和出席講壇,州委常委、常務副州長馮仕文出席講壇,并為新聘的黔東南發展環境創優工程顧問江蘇省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高級顧問,原蘇州市政協副主席、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宣炳龍和上海市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發展總公司總顧問、公司原總裁陳青洲頒發聘書,宣炳龍、陳青洲分別作了專題講座,州發展環境創優工程顧問趙大生教授作了發言。講壇由州委常委、州紀委書記張文強主持。
昆山原本是江蘇省并不起眼的一個傳統農業縣,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創辦開發區為契機,自費開發,以區興市,開發區帶動工業化,工業化促進城市化,走出了一條成功的“昆山之路”。宣炳龍顧問從事昆山開發區建設20余年,長期任職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是“昆山模式”的見證者、親歷者和締造者。他簡要回顧了昆山開發區“從無到有、從有到大、從大到高、從高到強”的過程。他總結出兩條基本經驗:一是開發區建設要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二是要堅持開拓創新不動搖。他強調服務是開發區永恒的主題,服務不是機械的,而是基于感情的,要突出感情招商,讓企業成為開發區的代言人;要切實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敢創新路,及時簡政放權,做大“蛋糕”,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上海漕河涇開發區同時享受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優惠政策,是經國務院批準的第一批以引進外資、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發展新興技術為主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陳青洲顧問作為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的主要建設者,在園區建設與管理方面有著很深的造詣。他歸納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的基本經驗為:一是靠發展解決困難--發展中的困難靠發展解決;二是用創新應對挑戰--創新是開發區事業的靈魂;三是以實踐贏得機遇--求真務實、實干興區。他著重從開發區經營環境要素、資本循環、運行體制、服務與創新、人才保障、立法建設等方面作了深入淺出的講解。
趙大生指出,開發區作為最具活力、優勢要素集中的區域,對于帶動當地經濟起飛、解決就業和改善民生具有重大意義。黔東南州委、州政府順應發展需要,實施發展環境創優工程決策非常英明。他表示,將進一步在園區建設、招商引資、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方面為黔東南提供支持。
與會人員還就開發區發展建設與專家們進行了互動和研討,一致認為,開發區和產業園區的發展已經成為經濟持續、穩定、健康、高速發展的新的增長極,專家和顧問們的指導對當前開發區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的黔東南來說,有著非常重大的借鑒意義。
最后,張文強要求與會的開發區建設相關單位的同志,會后要認真消化吸收,把講座精神與創優發展環境、加快園區建設工作實際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深化對產業園區發展關鍵要素的認識,有效推動資金、人才、技術、信息等現代市場發展要素向園區集聚,推動園區建設,不斷為經濟社會的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注入新的、更多的動力。
(供稿:州環建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