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院專家相聚凱里 為黔東南生態文明建設"把脈"
黔東南生態文明建設實驗區發展研討會開幕儀式在凱里舉行
王富玉在開幕式上講話
馮長根在開幕式上講話
廖少華在開幕式上致辭
本港訊 (記者 楊驥 廖強 攝影報道)7月7日上午,以“綠色·多元·和諧·發展”為主題的黔東南生態文明建設實驗區發展研討會開幕儀式在凱里舉行。當天下午,18位兩院院士以及近百位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專家、學者將從實驗探索、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等不同層面,對黔東南生態文明建設進行研討。
貴州省委副書記王富玉,原江西省委書記、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副部長舒惠國,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書記處書記馮長根,貴州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諶貽琴,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肖萬鈞,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土壤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孫鴻烈,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陜西省政協副主席周衛健,貴州省政協副主席左定超,貴州省省長助理郝嘉伍,中國科協決策咨詢專委會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中國作物學會理事長路明,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土壤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生態學會理事長李文華,貴州省委副秘書長、省委政策研究室書記、主任李裴,黔東南州委書記廖少華,黔東南州委副書記、州長李飛躍,貴州省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任湘生等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式由中科院院士、貴州省人大原副主任、貴州省科協主席歐陽自遠主持。
中科院院士王光謙、葉大年、劉嘉麒、陳運泰、袁道先、傅家謨、翟裕生,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 、李京文、劉源張、張勇傳、陳志愷、茆智等院士、專家,以及州領導羅亮權、楊正明、馮仕文、王德玉、黃遠良、耿生茂、李程、石干昌、楊俊、姜學東、潘亮等出席。
王富玉在開幕式上作了講話。他說,黨的十七大把建設生態文明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任務,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貴州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視。省委第十屆二次會議作出了“探索建立黔東南生態文明建設試驗區”的重大決策,是結合省情實際深入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舉措。
王富玉指出,黔東南生態文明建設試驗區發展研討會在凱里召開,專家、學者共同探討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和實踐等重大問題,對實驗區的建設與發展、促進少數民族地區快速發展、維護民族團結和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
王富玉要求,省直有關部門和黔東南州要以這次研討會的召開為契機,認真吸收研討會的重要成果,扎實做好生態文明建設實驗區的各項工作。一是借鑒專家智慧,豐富發展理論,更加牢固地樹立“保住青山綠水也是政績”的理念;二是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通過保護好“綠水青山”來贏得“金山銀山”;三是要敢于先行先試,鼓勵大膽創新,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實驗區發展的體制機制;四是要總結實驗經驗,推廣實驗典型,為全省提供有益示范。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書記處書記馮長根代表中科協作了講話,他說,中科協特別關注黔東南的生態文明建設,也特別支持“黔東南生態文明試驗區發展研討會”的召開。今后,中科協將一如既往的關注黔東南的生態文明建設發展,動員和組織院士專家為黔東南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撐。
州委書記廖少華在開幕式上致辭。他說,黔東南自然生態良好,民族風情濃郁,人與自然和諧友好,是貴州省確定的探索建立生態文明建設試驗區。近年來,黔東南州委、州政府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按照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進一步確立了“實施‘六州’發展戰略,優化‘四圈一區’發展框架,推進‘八大產業、三大建設’發展重點,走生態文明崛起的跨越式發展之路”的發展思路,在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的同時,生態文明建設也邁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效。今后,州委、州政府將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的戰略部署,更加注重發揮本州自身優勢、注重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注重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注重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階段性行動綱要為指引,以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改進消費模式為著力點,以見行見效為抓手,全力以赴推進黔東南生態文明建設試驗區發展,努力建成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