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州糧食生產連續五年豐收
據黔東南政府網消息 據悉,今年黔東南州農業生產克服嚴重干旱、低溫寡照等災害影響,糧食生產連續5年實現增產,糧食總產達149.58萬噸,較去年增加1.92萬噸,增長1.3%,再創歷史新高水平。
針對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為確保全年糧食豐收,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領導下,我州各級干部和農技人員深入一線組織農民抗旱救災和開展生產自救。州農委及時組織有關專業技術人員編寫了水稻、玉米等秋糧作物抗旱育苗技術材料指導各縣市科學抗旱保春耕,開展重點農業適用技術培訓累計2135期,參加培訓的干部群眾達25.79萬人次。通過推廣高產抗病水稻、玉米雜交良種及水稻旱育秧、無紡布、旱育保姆、玉米育苗移栽、玉米地膜覆蓋栽培等抗旱技術,使我州水稻旱育稀植面積達118.31萬畝,占水稻總面積的62%;玉米育苗移栽與地膜覆蓋栽培面積分別為61.96萬畝、9.69萬畝,占玉米總面積的89%和14%。水稻、玉米節水抗旱種植的大力推廣,充分發揮了科技抗旱的主導作用,確保了我州春耕生產的順利進行。據統計,全州秋糧總產達131.23萬噸,較去年增加3.58萬噸,增長2.8%,實現了“夏糧損失秋糧補”的目標,秋糧豐收為全年糧食豐收打贏了關鍵一戰。
我州自2006年以來,糧食生產已連續四年增收,如何進一步挖掘增產潛力,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2010年,我州加大了“糧食增產工程”的實施力度。據統計,今年我州糧食增產工程覆蓋16個縣市的166個鄉鎮,有效實施面積119.98萬畝(其中水稻種植92.86萬畝,玉米種植27.12萬畝),占全州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的26.1%。項目區水稻平均畝產523.8公斤,比前三年增產11.2%;玉米平均畝產400.2公斤,比前三年增產19.16%。項目總產達59.49萬噸,占今年全州糧食總產的39.8%。項目總產值125736.56萬元,新增總純收入7945.39萬元。糧食增產工程輻射帶動了當地糧食的整體生產水平,為糧食總產實現新突破做出了積極貢獻,在大災之年實現了糧食安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