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黔東南州:六大突破促跨越
關鍵詞一: 實施工業強州戰略,在培育主導產業
和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上實現重大突破。
做強做大能源、化工、冶金、林產品加工業,加快發展特色食品、民族制藥、旅游商品等優勢產業,積極發展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到2015年,全州工業增加值達到320億元,工業企業實現稅收60億元以上。
關鍵詞四: 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在改善
發展條件和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上實現重大突破。
鐵路、機場:確保完成在建高速鐵路和凱里黃平機場建設任務。
公路:全面實現“縣縣通高速”目標,力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000公里;新規劃建設2500公里旅游公路;爭取70%以上的行政村通油路。
水利:加快骨干水利工程建設,提高供水保障能力;農村人均有效灌溉面積達0.9畝,基本口糧田達0.5畝,全面解決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
電網:推進“三網”融合和“數字黔東南”建設,縮小城鄉信息差距。
生態發展:完善清潔生產機制,發展循環經濟,繼續完善城鎮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實施“鄉村清潔工程”。
關鍵詞二: 強力推進城鎮帶州戰略,在加快構建
城鎮體系和推進城鄉統籌發展上實現重大突破。
大力支持凱里市率先發展,力爭到2015年凱里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大一倍以上,人口規模達到60萬人以上。推進凱里和麻江同城化、一體化。加快黔東、洛貫區域次中心城市建設,加快建設一批特色旅游城鎮,因地制宜發展重點小城鎮,穩步推進中心村建設,高度重視民族文化村寨保護和開發。
關鍵詞五: 加強教育、科技和人才隊伍建設,在提升
人口素質和人才資源開發上實現重大突破。
全州三分之二的鄉鎮和街道社區建成1所以上公辦幼兒園,建成農村寄宿制小學175所,新建或改擴建16所高中階段學校,高中毛入學率達80%左右,中職在校生達6.93萬人。完成州職業技術學院和州廣播電視大學遷建工程。大力發展民辦教育,大力實施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到2015年全州人才總量達到15萬人。
關鍵詞三: 加快實施旅游活州戰略,在建設文化
旅游大州和原生態民族文化國際旅游目的地上
實現重大突破。
打造三個能容納千萬人次的核心景區。建設休閑度假區,積極發展觀光農業。建設文化產業重點工程,建設一批文化產業園和文化產業基地,著力推進區域性旅游商品交易中心和會展中心建設。到2015年,旅游人次達到3000萬人次以上,力爭達到4000萬人次,旅游收入力爭實現400億元,提高服務業產業規模和產業層次。
關鍵詞六: 打好扶貧脫貧總體戰,在解決絕對貧困
和全面保障改善民生上實現重大突破。
力爭農村貧困人口比2010年減少一半,新增城鎮就業人口15萬人左右,轉移農村勞動力28萬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