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州農委及時安排部署改種工作
據黔東南政府網消息 8月6-7日,黔東南州久旱遇喜雨,各縣市普遍迎來了“及時雨”,降雨緩解了全州持續的旱情。為充分利用降雨造成土壤墑情轉好的時機,及時組織各縣市農業部門對因旱絕收田塊改種其它農作物,減少因旱造成的損失,州農委于8月6日組織農技推廣、種子、經作等相關單位和州農科所的專家召開會議,研究制定當前的農作物改種方案。
由于現在距秋收只有兩個月時間,留給作物的合理生育期較短,黔東南州也沒有在8月中上旬播種種植的習慣和適合的品種。如果改種方案安排得不合理,將可能在旱災之后又給農戶造成新的損失。因此,在研究制定改種方案時,州農委楊黎主任要求改種計劃要結合全州的山區氣候特點,針對各縣市的不同條件制定不同的改種方案,要超前做好改種所需種子、農用物資的采購和準備工作,保證及時播種。通過認真的研究和討論,州農委抗旱專家指導組提出適合我州種植條件的改種方案。一是對全州海拔600米以下的區域內的田塊,及時改種早熟穤玉米、甜玉米,重點改種區域在天柱、錦屏、黎平、榕江和從江等縣;二是對全州海拔600米以上的區域內的田塊,及時改種早熟馬鈴薯和延秋蔬菜,重點改種區域在麻江、黃平、施秉、鎮遠、三穗和岑鞏等縣;三是凱里市周邊的雷山、丹寨、臺江、劍河等地,圍繞城市蔬菜供應,及時改種速生蔬菜。
會議要求相關部門要及時聯系穤玉米、甜玉米種子,保證各縣市改種對種子的需求;結合全州對早熟玉米種植技術研究,制定出玉米改種技術方案;及時開展馬鈴薯催芽技術試驗,制定出馬鈴薯改種技術方案和蔬菜改種技術方案;及時把第一批抗旱救災資金100萬元下達各縣市,重點用于開展改種工作;各級農業部門要大辦改種示范點,推廣改種技術,指導好群眾大膽開展改種工作,努力減少旱災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