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戰書回復關于道路修建進度問題等14條留言
【網民留言】
栗書記:首先感謝您對貴州人民的付出,在此也祝書記您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我是一位在外工作的黔東南州黃平人,2010年國慶期間回老家看到黃平到谷隴的通鄉油路在進行路基平整而后鋪油路,心里暗暗高興,心想這下老鄉們將可告別爛路的時代。2011年春節回家看到鋪了半程的油路(因為過年停工),可油路面的厚度都沒有兩公分厚,車子一走石子路又裸露在外,整個路面就像在白紙上涂墨一樣,看到此先前的高興只能變成了悲哀。
今天和老家的人通電話,問起這事,聽說過年后到現在都還沒有動工,已經鋪了一半的油路都已爛得不成了樣子,都是國家拿的錢,都是納稅人的錢,希望首長您在百忙之中關注一下,謝謝!!
答復意見:
網友您好!
你反映的問題,黔東南州委辦已責成州交通運輸局和黃平縣進行調查處理。經查,黃平至谷隴公路有兩條,一條是黃平縣城直通谷隴鎮(未改造);另一條是黃平縣城經黃飄鄉至谷隴鎮(即正在改造的五里橋經黃飄至谷隴),你反映的應該是此條公路。現就你反映的情況答復如下:
(一)基本情況。黃平縣五里橋經黃飄至谷隴通鄉油路改造工程,屬2009年貴州省通鄉油路建設項目,該路全長34公里,總投資1700萬元,其中中央投資1360萬元,黃平縣自籌340萬元。全線采用四級公路標準進行改造,設計時速20公里/每小時。路基寬度6.5米,路面類型為3.0cm瀝青表處,橋涵設計荷載公路-Ⅱ級。該項目業主為黃平縣交通局,設計單位為黔東南州交通工程勘察設計所。工程于2009年10月進行公開招標,施工中標單位為貴州省黔東南州交通建設工程公司,監理中標單位為貴州黔鐵工程監理(咨詢)公司。工程于2009年11月22日動工修建,目前,已完成路基、檔土墻、涵洞及路面基層等工程內容,路面油面已實施25公里,只剩余9公里,并已完成部分安全設施,累計完成項目投資1400萬元,工程形象進度達83%。
調查組通過實地調查核實,該項目嚴格按照項目基本建設程序,嚴格執行項目法人制、合同管理制、工程招標投標制和工程監理制等“四制”管理,管理措施較為完善,項目工前試驗資料基本齊全、完善,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建筑材料取樣試驗、檢驗合格,施工工藝流程清晰,施工工藝較規范。
(二)對你反映問題的調查核實情況。
1.關于你反映該路“路面油面層厚度沒有2公分、車子一走石子路又裸露在外,整個路面就像在白紙上涂黑墨一樣,已經鋪了一半的油路都已爛得不成樣子了”,認為路面油面層存在質量問題。該問題,州交通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會同黃平縣人大辦、縣紀委、縣委督查室、縣交通運輸局、黃飄鄉政府、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對反映的情況進行現場調查,并采用挖孔形式進行路面面層破損檢查。為能較好反映油面層施工真實質量和你所反映的問題,在檢測過程中,根據交通運輸部《公路工程質量鑒定辦法》的規定,檢測頻率按每公里不少于1處抽測。根據該項目的進度和現場實際情況,對已實施的路面油面層路段共檢測了55個點,平均每公里檢測2.2個點,合格點數52個,合格率94.5%,符合交通運輸部頒JTGF80/1-2008《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規定的關鍵項目路面厚度檢測合格率不得低于90%的要求。
通過對工程實體現場破壞性檢驗和數據反映,黃平縣五里橋經黃飄至谷隴通鄉油路路面質量合格,實施效果總體較好。只是在K16+200-K17+000、K18+000-K18+200 、K20+000-K20+300三段出現個別路面油面層脫皮和坑槽的現象,主要原因:一是油面施工在2010年11月份,氣溫低,不是最佳施工季節;二是油砂拌和場到上述三個路段運距較遠,油砂運到現場后溫度達不到了施工溫度;三是路面級配碎石基層表面潮濕,導致溫度低。對此,施工單位已對出現問題的路段全部進行了修補,經工作組驗收合格。
2.對于你反映“聽說過年后到現在都沒有動工”,認為存在進度慢的問題。該項目于2010年10月開始進行油面層底油施工,路面油面層施工受天氣及氣溫影響較為突出,土壤溫度必須達到15度以上才能施工。但是,去年12月至今年4月,處于冬季和小雨季節,為保證油面層施工質量,所以油面層推遲到今年5月份施工,目前,已完成25公里油面層施工,正在加緊實施剩余8公里油面層,爭取早日完工,盡快讓當地群眾用上安全、便捷的瀝青路面。
【網民留言】
錦屏部分初中學校的食堂對外承包侵害學生利益,寄宿生生活補助是黨的陽光政策,每年1000元得生活補助卻讓食堂承包者享盡實惠,學生的飯菜無油、無肉作為學生家長,我想問一下人民公仆們,你們能管嗎?
答復意見:
網友您好!對您的留言答復如下:
你反映的問題,黔東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責成錦屏縣組成調查組進行了調查。經查,錦屏縣有初中寄宿制學校11所,在校學生人數10826人,其中享受貧困學生生活補助費人數5472人,占寄宿制學校學生數的50.5%。貧困學生每人每年得到生活補助1000元。錦屏縣各寄宿制學校均建有食堂,但未對外承包,并按上級文件要求嚴格實行“事務長”管理制(學校安排對后勤工作熟悉的同志擔任事務長,負責管理食堂的賬務、采購及進貨開支等),同時聘請熟悉餐飲業務且身體健康的人員擔任炊事員,學校不向食堂提取任何利潤,保證費用全部用于學生的伙食上。目前,各寄宿制學校的伙食標準為每人每餐2.5元—3元,搭配一葷一素一湯或兩葷一素一湯,葷菜肉量保證每人每餐1兩左右。為確保食堂飯菜的數量和質量都能達標,各學校還成立了食品衛生安全督查領導小組,對食堂飲食質量和衛生安全進行監管。另外,錦屏縣每學期都采取不定期的方式對各中學學生食堂進行檢查,對餐飲情況和衛生安全情況不達標的學校食堂及時進行通報批評并督促整改。由于你反映的問題未指明是哪一所學校,調查組無法進行具體核實,如你有具體線索,可向錦屏縣教育局具實反映。
錦屏縣教育局聯系電話:0855-7221345
【網民留言】
尊敬的栗書記:
您好!
我來自貴州省天柱縣石洞鎮高屯村的村民,近年來,我們農村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各級領導的關心和帶領下,開始向著小康幸福的生活前進.村村通公路.電燈.自來水.電話等等.但是,有某些人,就利用這些有利的條件,任自己有些人際關系,謀取私利.就比如我們村的那些村干部,有好多工程款下來以后,工程沒有做好,敷衍了事,有的甚至沒有去做,工程款就沒有了,周邊的村子都是一樣的……
栗書記:您一定要為我們做主啊,希望您在百忙之中,能夠抽點時間,叫人去調查一下,在此,我代表所有村民,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謝!
答復意見:
網友您好!對您的留言答復如下:
你反映的問題,黔東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責成天柱縣組成調查組進行了調查。經查,近幾年天柱縣石洞鎮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在高屯村實施的項目共有6個,這 6個項目已有5個項目實施完畢,1個項目正在實施。所有項目均屬于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或農村生活環境改善工程,在得到國家資金支持的同時,需要群眾投工投勞才能完成。項目實施過程中,相關部門嚴格對項目進行監管,工程款按施工進度進行撥付,對已實施完成的5個項目進行了驗收和工程款結算,5個項目都已發揮應有效益。調查組同時對高屯村周邊的空中村、石洞村、屯集村等村近年來實施的工程進行了調查,這些村的工程同樣由相關部門進行嚴格的監管,按工程進度撥付工程款,工程結束后進行驗收和結算。沒有村干部利用工程項目以權謀私的情況,更沒有“工程款下來以后,工程沒有做好,敷衍了事,有的甚至沒有做”的情況。若你有具體線索,請向黔東南州和天柱縣紀檢監察部門具實反映。
黔東南州紀委辦公室電話:0855-8223610
天柱縣紀委辦公室電話:0855-752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