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克志回復網友反映"行人過街難"等5條留言
趙克志
【網民留言】
尊敬的趙省長:
我是德江縣直機關的一名干部。
德江縣城北工業園的開辟和建設,是本屆縣委政府在推進工業化戰略中的一項歷史性舉措,全縣各給各部門和廣大人民群眾對此十分關心和關注。此中存在的問題也不少:一是入駐企業資格審查不規范。由于企業入駐用地門坎很低,每畝平整好的土地,只收業主3萬元征地及辦證費用,并將土地使用證辦到業主個人名下。部分人為了圈地占地,拼湊資格,不測手段地達到目的。二是園區劃地和工程建設不規范。城北工業園區約2平方公里土地,平場工程資金達幾千萬元,包括土地平整、修路及管網。沒有通過招標建設,竟由園區管委會主任個人說了算。目前的三個大包工頭,竟是管委會主任的同學、親信等什么的。入駐企業的劃地,也是由管委會主任個人說了算。為此,知情人都說管委會主任現在門庭若市,找辦事的人絡繹不絕。
希望領導責成相關部門調查處理。
答復意見:
網友,你好!感謝你對德江縣工業園區建設的關心和關注。現將有關情況回復如下:
一、關于“入駐企業資格審查不規范”的問題
德江縣城北工業園區目前入駐企業共16家,是2011年4月中旬以來,德江縣委、縣政府招商引資引進落戶的。各個企業入駐是由德江縣投資促進局嚴格按照其投資強度、投資額和是否具有地方帶動性等內容與企業簽訂投資合同,對入駐企業的開工時間、建設時限、投資規模都有明確規定。另有2家企業未按合同約定,沒有及時開工,被勸其退園。因此,不存在“企業入駐用地門檻很低”、“拼湊資格,圈地占地”現象。企業用地問題,手續統一由德江縣國土資源局按程序統一申辦,價格是縣委、縣政府按照國家土地法中工業用地價格標準研究確定后,委托縣投資促進局與企業進行談判后,按照企業投資規模、強度和所用地塊的實際情況按程序進行招拍掛確定的。
二、關于“園區劃地和工程建設不規范”的問題
為兌現合同約定,盡快讓項目落地,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2011年5月21日,由德江縣政府召集財政、建設、審計、監察、國土等相關部門及園區管委會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城北工業園區場地平整等相關事宜。園區場平的三個施工隊均是縣政府相關部門會議研究確定的,施工單位和單價是縣住建局等部門提出,經參會部門共同研究后確定的,不存在個人說了算的問題,管委會主任只是參會人員之一,與三個施工隊負責人非同學、親屬關系。
另外,園區內道路及管網工程因設計未完成,前期場平及道路建設投資需要多少資金,目前還在審計中,不存在已投資幾千萬元的問題。
真誠地希望你繼續監督我們的工作,多提寶貴意見。
銅仁地區行政公署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一日
【網民留言】
我們是銅仁市瓦窯河片區地區人民醫院及市水務局職工宿舍樓的50戶住戶,因銅仁市住建局違法行政問題,打著“舊城改建”的名義,在未經我們同意的情況下,將我們的土地使用權掛牌轉讓給開發商,然后以舊城改建的名義要求我們搬遷,我們于2011年10月5日通過“省長信箱”向你發送了題為《銅仁市住建局借“舊城改建”之名、行“商業拆遷”之實合法嗎?》的電子郵件,敬請你關注!
答復意見:
網友,你好!現將有關情況回復如下:
為完善城市功能,緩解城市中心西門大橋交通壓力。2007年,經銅仁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修建瓦窯河車行大橋,并將其作為當年“十件實事”和“重點工程”項目進行實施,2008年建成通車。因建設瓦窯河大橋,拆除了54戶民房及銅仁地區人民醫院職工宿舍樓,被拆遷戶要求回遷安置,并與銅仁市政府簽訂了拆遷協議。原安置方案擬在連接線右側位置修建6+1的多層建筑,因城市規劃中原安置地塊需修建市政廣場,設計方案上報地區成規委審查未通過,安置地塊調整到連接線左側,銅仁市水務局職工宿舍樓位于調整后安置區范圍內。經銅仁市住建局多次與銅仁市水務局職工家屬協商,因其補償要求過高,至今未達成拆遷協議,這也是拆遷安置回遷戶至今未得到落實的原因。
該片區開發建設屬于銅仁市2002年招商引資的舊城改造項目之一。在2003年全國開展土地清理工作時,該項目符合協議出讓條件。該項目部分土地已完善用地手續,而網民所反映的地塊區域(銅仁市水務局宿舍樓)一直未完善用地手續,銅仁市住建局將嚴格按照國家土地管理相關規定,做好該地塊的征地拆遷及招拍掛工作。如對相關問題有疑義,可到銅仁市住建局、國土資源局查詢。
感謝你對我們工作的關注和監督!
銅仁地區行署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一日
【網民留言】
趙省長:非常感謝您的回復。我是上次留言反映黔東南州凱里市龍場鎮黃臘村通車公路太差和該村里打、中寨、大坡村民飲水困難的網民。謝謝您百忙中關注我村的問題,最近下了一點雨,我們村已有水喝了,但我覺得不是長久之計,解決不了村民飲水的長久問題,現在聽說北京軍區給水工程團在為黔東南的老百姓打井,希望也幫我們村打一口井,解決老百姓長久飲水困難問題。
答復意見:
網友,你好!現將有關情況回復如下:
凱里市龍場鎮黃臘村現有6個村民組,人口856人,2001年實施渴望工程,投入資金2.85萬元,解決了里打組150人的飲水困難問題。由于該村水源問題目前無法實施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以致該村其他組村民存在飲水難問題。由于該村通村公路屬于村級公路,路窄彎多,北京給水工程團打井設備較大,無法進村實施打井作業。鑒于此情況,為徹底解決該村飲水困難問題,州、市水利部門已將該村飲水困難問題報省地礦局、101地質大隊,待其現場勘測后,再決定實施打井和組織實施飲水安全工程,以解決該村飲水困難問題。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三日
【網民留言】
尊敬的趙省長您好!感謝黨和政府啟動并試點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這項惠民政策,僅以我省沿河縣為例,分為每人每年個人繳納100——1600元12個檔次,由居民自主選擇,按其宣傳資料上所言,如果按每年100元繳納,加上政府每年補助30元,15年個人繳納1950元,政府共補貼450元,再加上利息,個人帳戶共3300元,15年后每月所領取的養老金計算為55元(基礎養老金)+3300/139元=79元,如果按每年繳納200計算,15年后每月可領取97元,多得18元,我認為“惠民力度”太小太小了,現在物價這么高,79元、97元,能買到些什么呢?也配稱得上是養老金嗎?也許再等15年后,79元僅夠一兩天稀飯錢!!!!!
答復意見:
網友,你好!現將有關情況回復如下:
一是按照低水平起步的原則,建立養老保險制度。由于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參保范圍是“不符合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的城鎮非從業居民”,在起步階段,如果把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待遇水平及繳費標準定得過高,不僅財政壓力大,難以持續,居民繳費也有困難。因此,先建立“低門檻”制度,讓更多的城鎮非從業居民能夠參加到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中來。
二是鼓勵參保人長繳多繳。國家規定的繳費標準為每年100—1000元10個檔次,我省增加了兩個繳費檔次為1200元和1600元,居民自愿選擇繳納。同時,允許各地制定鼓勵參保人長繳多得、多繳多得的政策。如沿河縣就在省里規定每年給予30元繳費補貼的基礎上,增加了“按本人選擇的繳費檔次減去最低繳費檔次后所得金額的2%給予補助”的政策。這樣,如沿河縣某居民選擇最高檔次1600元繳費,每年即可享受繳費補貼60元,連續繳費15年,按3.5%的銀行利息計算,待其年滿60周歲時,可領取293.05元;如連續繳費30年,則可領取養老金693.08元。這對有一定繳費能力的人來說,能夠提高保障水平,也符合社會保障權利與義務相對應,公平與效率相結合的基本原則。
三是不斷提高待遇水平,保障參保人基本生活。國家將在2012年實現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以后,著手建立基礎養老金調整機制,地方政府也將根據實際,增加對參保人的繳費補貼,增加居民繳費檔次,搞好基金保值增值,不斷增大惠民力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因此,15年以后參保人領取的養老金水平,將高于按現行政策的算賬結果。
四是各方共同努力,營造和諧氛圍。政府有關部門將積極研究政策,不斷完善制度,同時,子女仍然有承擔贍養老人的責任,發揮好家庭在經濟供養和情感慰藉等方面的作用,讓老年人更加幸福地安度晚年。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三日
【網民留言】
趙省長,你好!希望你在百忙之中,幫我解決一個問題,我住在花溪大道汽車城附近,原來沒改建大道前,在“小屯路”路口有一條人行橫道,但改過后,就封閉了,嚴重影響這里老百姓的出入,現在大家都冒著生命風險每天穿越在汽車中,此情況已經反映多次,希望政府新建一座高架橋,讓我們老百姓出行安全一點。這里人流量極大。望你解決!祝你順利!
答復意見:
網友,你好!現將有關情況回復如下:
近年來,我市實施花溪大道景觀綜合改造工程,沿線新增行人過街設施5處,全路段共有行人過街設施11處,較好地解決了花溪大道行人過街需求。
為滿足花溪大道原汽車城處行人過街需求,我市正在組織編制《貴陽市慢行交通規劃》,其中規劃在花溪大道原汽車城處修建立體人行過街設施。目前該規劃正在按程序審批,一旦通過,我市將積極組織實施建設,屆時此路段的人車行困難問題將得到解決。針對你反映的問題,我們已采取臨時措施解決該路段行人過街難的問題。由于受人流、車流以及周邊環境等因素的制約,該路段設置交通指示信號燈不盡科學、合理,在新規劃的人行天橋建成之前,市交管部門已在中曹司大橋及“大蓉和酒樓”前施劃了兩條斑馬線,臨時解決行人過街困難問題。
貴陽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