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政府大力度統籌 "清剿火患"行動高效推進
為把“清剿火患”戰役專項行動引向深入,黔東南州政府強化責任,加強領導,堅持戰時標準,果斷排除一切障礙,采取“六條決策”統籌“清剿火患”戰役專項行動,堅決做到“三個確!薄ⅰ叭齻實現”工作目標。
一是成立指揮部,組建八個督導組。州政府成立“清剿火患”暨冬季防火工作專項行動指揮部,加強對“清剿火患”暨冬季防火工作專項行動的組織領導,指揮長由州政府分管副州長擔任,副指揮長由州政府分管副秘書長、州公安局分管副局長、消防支隊支隊長擔任;成員由州監察、教育、公安、民政、住建、衛生、文化、旅游、安監、消防、工商等單位分管負責人組成。指揮部下設辦公室,主要負責“清剿火患”暨冬季防火工作專項行動的日常事務,搜集各地階段性工作情況及統計、上報等工作,做好上傳下達。指揮部組建8個工作督導組,由監察、公安、民政、住建、文化、安監、消防、工商等8家單位負責人帶隊,適時對全州17個縣市(區)專項行動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導。
二是逐級分片包干,落實安全責任。專項行動實行州、縣市(區)、鄉鎮三級包保和行業系統內部逐級包保責任制,州消防安全委員會成員單位負責包保全州17個縣市(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領導分片包保鄉鎮,鄉鎮領導負責包保各村,并明確各級包保工作任務和目標,細化包保責任,強化對包保對象開展工作的督促指導。專項行動期間,州級包保單位不定期深入各地督促檢查,實地抽查各地10個以上單位(場所),全面檢查各地工作效果;各縣市(區)包保領導每月深入包保鄉鎮督導1次以上,各鄉鎮包保領導每半月1次深入包保村寨實地指導開展工作,各行業系統在內部逐級進行督促檢查,對基礎工作薄弱、問題比較突出的地方駐點幫扶。專項行動指揮部辦公室定期對各地工作開展情況進行通報,對火災多發、高發地區和工作落實不力的縣市(區)和部門,實行掛牌督辦,限期整改存在問題。
三是實施網格化排查,全面消除隱患。建立完善三個層級、多個網格的消防安全監管模式,各地結合本地消防安全實際,對本地單位和場所進行‘網格式劃分,實行網格化排查,每個網格明確具體的工作組、檢查人員、工作任務及職責.檢查時有記錄;實行“實名制”檢查,堅決杜絕搞形式、走過場。對排查的區域和單位場所建立“戶籍化”臺帳,詳細記錄場所的具體情況,特別是對存在的火災隱患,明確提出來,做到單位場所底數清楚、情況明白、隱患明確,確保工作落到實處。
四是加大執法力度,確保整治效果。各地嚴格落實消防法律法規賦予的消防安全職責,加強信息溝通和工作協調,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對隱患問題涉及多方職能的,采取聯合執法方式,合力消除隱患,堅決避免出現職責不清、相互推諉等現象。對排查和群眾舉報的火災隱患堅決整治,用足用好法律手段,該拘留的拘留、該關停的關停、該重罰的重罰,決不姑息遷就,始終保持懲治消防違法違規行為的高壓態勢。凡單位、“三合一”場所不及時消除火災隱患可能嚴重威脅公共安全的,依法予以臨時查封;凡未通過消防行政許可的建設工程、公眾聚集場所,依法責令“三停”;凡占用、堵塞、封閉疏散逃生設施,拒不改正的,依法予以強制執行;凡違反規定進行電焊等明火作業或者在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使用明火的,依法對直接責任人和負責人實施行政拘留;凡建筑消防設施損壞、不能正常運行、擅自關停,或者消防控制室人員無證上崗、不會操作設施設備的,依法從重處罰。確保一般火災隱患100%得到整改,重大火災隱患100%掛牌督辦。
五是廣泛宣傳曝光,營造良好氛圍。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加大消防宣傳報道力度,大力宣傳火災隱患的危害性和開展“清剿火患”暨冬季防火工作專項行動的重要性、必要性,通過報刊、各級電視臺等媒體定期公布工作成果;文化體育、廣播電視等部門對“清剿火患”暨冬季防火工作專項行動組織進行跟蹤報道,曝光燕大火災隱患和違法行為,宣傳典型火災案例;借助“119”消防宣傳周,策劃大型宣傳活動,把消防宣傳、培訓、演練工作有效結合起來,充分調動群眾關注消防、參與消防的積極性,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各縣市(區)年底前將建立火災隱患舉報投訴中心,向社會公告舉報內容、舉報方式,并設立獎勵資金,廣泛發動群眾查找舉報火災隱患,在全社會逐步形成圍剿火患的良好局面。
六是嚴肅紀律,嚴格獎懲。各檢查組詳細制定檢查工作實施方案,輕車簡從,廉潔自律,檢查工作全力做到客觀全面,嚴肅認真,務求實效。各級、各有關部門將“清剿火患”暨冬季防火工作專項行動開展情況與單位考評和干部績效考核、晉職晉級掛鉤,嚴格獎懲。及時發現工作中的先進典型,認真總結經驗,對工作突出、措施有力、整治效果明顯的,積極拿出專項經費予以獎勵。對工作不力、措施不落實、成效不明顯的及時給予通報批評,并責令整改;對排查整治走過場,發生較大以上火災的,實行嚴格責任倒查,嚴肅追究責任。(張正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