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荒坡種葛根裸地變“銀行”
據中國經濟網消息 層層梯帶上,數萬個營養袋整齊排開,營養袋里長出來的葛根藤迎著陽光蔓延。4月21日,中國經濟網記者在貴州省榕江縣平永鎮看到,被人們貶譽為“鬼不生蛋地的地方”的沙子坡變了樣。
據記者了解,長期以來,沙子坡因土質沙化蓄水能力差,常年干旱,“嫁到沙子坡,稀飯沒得喝,姑娘逃出去,媳婦娶不來”的打游詩,是沙子坡一帶農民昔日生活真實寫照。
打工潮蔓延農村后,久經貧窮折磨的沙子坡農民紛紛涌入沿海地區打工糊口,大片田地被摞荒,光禿禿一片。近年來,榕江縣狠抓農業結構調整,圍繞打造“生態農業大縣”目標,從廣西引進的葛根砌壟栽培在沙子坡生根發芽,昔日的干旱裸地搖身變成農民的“綠色銀行”。
“在我們看來,沙子坡是塊金不換的寶地。”從事葛根栽培和葛根粉加工的榕江縣盛源公司負責人潘順輝說,葛根適合于高山沙質土地栽培,今年該公司投資150萬元在沙子坡租賃500畝荒地建立葛根砌壟栽培基地,預計畝產葛根8000斤,畝產值達1.2萬。
“我家租20畝地給公司種葛根,一年租金1多萬塊,我倆口子到葛根基地打工,一天還收入120多塊,一年純收入3萬多,早晚還可以回家照看老人和小孩,比外出打工強多了。”平永鎮橋亥村村民潘吉元說,在沙子坡,像他一樣靠土地流轉和在家門口打工賺錢的農戶多達70來戶。
據悉,榕江縣盛源公司已在兩汪等鄉鎮發動群眾種植葛根5000畝,并與農戶簽訂每公斤3元的保價收購協議,公司正式投產后,該縣葛根產業將從農產品向滋補綠色食品轉變直入市場,年創收入4300萬元。
(王新偉 潘廣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