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照亮現實,七彩山雞在“送阿尼”飛起
團組織豎的“凱里市青年創業基地”的牌子
網罩下的一間間雞場
嬉戲
楊希林和他的黑色品種七彩山雞
楊希林和他的黑色品種七彩山雞
雞舍里的七彩山雞
生活依舊簡樸
本港訊(記者 楊輝)在團州委領導的帶領下,我們一行人沿著一條新修的黃泥小路,來到了三棵樹洞下村一個叫“送阿尼”的小山頭,探訪了一個“敢為天下先”的創業青年的故事。在郁郁蔥蔥之中,幾間用空心磚搭建,用網罩住的小房子中間,五顏六色的七彩山雞競相嬉戲、追逐,熱鬧非凡。這就是“送阿尼”七彩山雞科技養殖基地,是凱里市青年農民創業示范基地。這里的主人叫楊希林,一個從返鄉打工仔到如今年收入30萬的大老板。我們沿著楊希林在“送阿尼”踩下的一張張足跡,探尋著他那足跡背后的故事。
身在打工,心卻創業
楊希林,三棵樹人,中專在貴陽衛校讀臨床醫學,2003年畢業,畢業后擁有豐富理論醫學知識的他,先是被分配到安順一個急救中心上班,因待遇不高,他便到貴陽市一個老師開的門診幫忙。05年因貴陽進行醫診改革,門診的一些條件沒能達到要求,被迫關門后,他又到貴陽一家綠化公司上班,后來又去修高速公路。
其間,在貴陽上班的時候,楊希林有幸認識了一個改變他人生軌跡的人,他就是息烽縣的一位中學老師,這位老師平時的最大興趣愛好就是喂養山雞。在老師家第一次見到那五顏六色的長尾山雞,楊希林便開始喜歡上了它們,只要一有空閑,楊希林就經常去老師那看山雞,聊山雞,順便去幫忙喂養、打針之類,久而久之他自己也掌握了一些喂山雞的技術,以及一些山雞防病治病技術。
于是,在打工的幾年間,楊希林一有時間就到貴陽、息烽等地去了解市場,讓他驚喜地發現,山雞專業養殖在貴州還未形成規模,有的只是一些屬于個人愛好的養殖戶,而里面的市場空間又很大,于是自己養殖山雞創業的想法便在他腦海里逐漸清晰起來。在以后的工作中,他往往比別人更加努力,生活卻比別人過得苦,那時候他的唯一想法就是多掙點錢,出來創業。
在相親不解的目光中,回家當農民
2008年4月,公司面臨困境,入不敷出,楊希林主動跟包工頭請辭,攜帶著自己與妻子幾年的積蓄14.5萬元回到了家鄉。在眾鄉鄰親友詫異,為何讀了這么多年書又回來當農民時,楊希林卻戴上草帽,卷起褲腿,在“送阿尼”自己家的土地上用磚頭圍建起了一間間的雞舍,并請人從山腳下,向雞場修出了一條曲曲折折的黃泥小路。
基礎設施建成后,他便到貴陽、四川等地訂購了1000多只七彩山雞雞苗,開始了自己的養殖之路。
創業艱難百戰多
創業后,才知道什么是艱辛,每天都有忙不完的活。可畢竟選擇了,楊希林無怨無悔。3個月后,1000只七彩山雞苗都長大了,楊希林便從中精挑細選了300只優質雞做種雞。可其他的700多只也必須處理出去,以緩和資金周轉的困難。該怎么銷售出去呢?初次接觸營銷,楊希林沒什么經驗,只能去凱里一家一家酒店地跑,運氣好的時候一天能銷售3、4只,可大多情況都是提著進去又得提著出來。“當時,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我都會堅信只要再跑下一家,產品一定能賣出去的。因為當時我不能氣餒,已經沒退路了。” 楊希林回憶起當時推銷的艱辛時,表情堅定,他認為那段經歷是人生最重要的一筆財富。
后來,他又通過農經網等方式進行網絡營銷,通過自己的努力,銷售業績也一天一天變好,很多酒店也開始認同了他的產品。
團組織雪中送碳
2008年12月,楊希林聽說團組織鼓勵扶持大中專學生自主創業時,他便撥打了團組織的號碼。楊希林的創業故事引起了團州委、團市委領導的高度重視。2009年3月,團組織親臨“送阿尼”調研,相關領導對楊希林的創業努力表示認可。同時在調研中,了解到該雞場雞蛋孵化困難后,主動為其購置了一臺自動孵化機,并在山下公路旁豎“凱里市青年創業基地”的牌子。
“以前,孵蛋的時候,每天夜里每隔兩個小時就得手動翻蛋一次,一次要翻一個多小時才完成,夜里都沒時間睡。現在自動孵蛋,省事多了。” 楊希林對團組織的扶持感激不已。
如今,楊希林的七彩山雞數量已發展到了2萬多只,商品雞也早已出欄,銷售量也由原來的一個月幾十只到現在的600多只。“現在不愁銷路了,許多大酒店都跟我簽署了合作協議,現錢現貨,每斤能賣到25元左右。” 楊希林毫無掩飾內心的興奮。
市場調查很重要
對于自己能夠走到今天這步,楊希林表示主要得益于當年經常跑市場,了解市場前景,然后就是一旦認準的事,一定要敢于做。
說到未來,楊希林充滿信心,“我要把七彩山雞里的黑色山雞進行重點養殖,利用它外型美觀、肉質鮮美、營養豐富等優勢重點打造成‘送阿尼’七彩山雞的品牌”。據了解,明年楊希林將繼續擴大規模,修建專門的商品雞場和雞飼料加工房,“等條件成熟的時候,我將打算走七彩山雞養殖與農家生態園相結合的路子。” 楊希林自信地規劃著以后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