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參大王”的富民情結
據金黔在線-貴州日報 有著“西南藥城”之稱的施秉縣牛大場鎮,人們在津津樂道種植中藥材發家致富的同時,都要提到—個人名——張代金,他今年45歲,是施秉縣三元太寶藥業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通過成立公司,走GAP生產、聯合制藥、訂單農業之路,使他在短時間內從普通農民成為擁有上千萬元資產的農民企業家,F在公司的業務已拓展到集種植、加工、經銷為一體,公司擁有三個中藥材種植基地,一個初加工廠,有太子參、四季紅、杜仲、黃柏等藥材共550余畝,總資產已達1000余萬元,成為遠近聞名的“藥材大王”。
為了帶動周邊群眾富起來,張代金主動深入群眾中推廣中藥材種植,積極配合縣里作好種植技術宣傳,帶動群眾共同致富。中藥材是一項新興產業,投資風險大,技術要求嚴格。為打消群眾的顧慮,他每年賒銷價值50余萬元種苗給農戶種植。短短幾年,牛大場鎮中藥材種植從幾百畝發展到2.5萬畝,使3000余農戶受益,帶動貧困人口10000余人脫貧。
群眾缺少技術是發展藥材種植的最大阻礙。為此,張代金總是耐心地向農民講解。他將自己的基地開放,讓群眾參觀,并組織技術人員對群眾現場指導。他組織藥農召開培訓會,將自己種植中藥材的技術、一些獨到的見解、市場分析和管理辦法等向藥農傳授。張代金通過與藥農簽訂藥材回收合同的形式,讓藥農吃上“定心丸”,建立了“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新機制和“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2005年以來,他每年與藥農簽訂了種植收購合同100萬元,每年帶動農戶1500余戶穩定實現收入達2000萬元。
張代金奏響了“黨員創業帶富”的新序曲。在他的帶動、幫助和影響下,施秉種植中藥材從1992年的幾十戶發展到了5000余農戶。2010年,全縣中藥材生產種植發展到5.2畝,預計今年年底,全縣藥材總產值將達到2.1億元,僅牛大場鎮就涌現出近20名農民百萬元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