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老爸”情牽“貴州女兒”(圖)
據寧波日報消息 李亞雷,一名普通的公交公司員工。5年前,他背著大彩電去千里之外的貴州黔東南州凱里市龍場鎮樂榜村幫助一個失去父母、與70多歲老奶奶相依為命的苗族女孩龍琴。昨天,李亞雷再次走進了小龍琴和她奶奶一起生活的那間昏暗的舊房子。這次他給小龍琴帶去了一臺電腦,還有衣服、海產品等。而帶去更多的,是父愛……
昨天下午,小龍琴不在家,放學后去田里割菜了。鄰居說,龍琴的奶奶現在生活不能自理,全靠14歲的小龍琴獨自支撐著這個家……正說著,龍琴挎著籃子從田里回來了。看到正在安裝電腦的李亞雷,龍琴的眼中來了光,她沖著李亞雷叫道:“李伯伯!”記者曾在寧波不止一次見到過龍琴,印象中她是個膽小、看到生人就躲在李亞雷背后的女孩。可眼前的小龍琴無論是穿著還是精神狀態都與過去大不一樣了。她穿著一身干凈的衣服,頭發簡單地往后一扎,一副小當家的樣子。
“晚上做什么菜呢?”記者問。龍琴指指菜籃子,里面是幾顆青菜。看到李亞雷帶去的一大包蝦干時她笑了,晚上可以吃她最愛吃的蝦了。
“衣服是誰給你買的?”
“是李伯伯!”
龍琴告訴記者,頭上扎的漂亮發圈也是李伯伯買的。李伯伯還給她們家修了房子,裝了電話,老化的電線也換了新的,每個月還寄來她和奶奶兩個人的生活費。家里缺少什么只要給李伯伯打個電話,李伯伯就會寄過來。前幾天村里鹽賣完了,她打電話告訴了李伯伯,這次李伯伯就帶來了一箱。
5年中,龍琴到寧波6次了,每次都是李亞雷帶著她到處去玩。而李亞雷也到龍琴家去了六七次。每次去時,行李箱內裝滿了吃的用的;離開時,把龍琴家的米缸裝得滿滿的,劈好一大堆的柴,還給孩子準備好零花錢。昨天離開龍琴家時,李亞雷又留下了1000元錢。為了方便龍琴買小零小碎東西,他事先還到銀行將其中的兩百元兌成一元面額的紙幣。原來龍琴在電話里告訴過他,大面額的錢小店有時找不開,而當地又習慣用一元的紙幣。
李亞雷要離開了,龍琴依依不舍地送到村口。村民們和李亞雷也很熟了,說他像一個在外面打工的父親一樣,隔段時間回家看望一下女兒。
龍琴就讀的樂榜小學校長劉紹棠對龍琴的改變很有感觸。他說,自從龍琴的父親挖煤時被壓死、母親改嫁他鄉之后,孩子就變得很內向了,甚至有點孤僻和自卑,成績也很不好。這兩年來,龍琴開朗了許多,話也多了,會和同學一起玩,成績也提高了許多。劉校長說,李亞雷不但在經濟上幫助她,更主要的是通過他的幫助讓龍琴享受到父愛,從自我封閉中走了出來,不再自卑孤僻,使她能和其他孩子一樣健康成長。
(馮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