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施公路收費站成行車障礙 駕駛員希望拆除
凱里至施秉二級公路2009年投入使用后,根據省有關部門的通知,要對過路車輛征收通行費用,為此,公路部門在凱里和黃平分別設置了兩個收費站。但是,至今征費工作遲遲未開展,收費設施,則成為了行車的障礙,一些駕駛員們對此頗有微詞,建議若不收費就將它拆除。
反映:收費站影響車輛通行
近日,一位駕駛員報料稱,凱施公路上的兩個收費站至今沒有收費,又未看到有人管理,實際上,這收費設施如果不發揮它的征費作用,就會對行車通行造成不利的影響,因而建議通過媒體反映后讓有關部門拆除掉。
根據駕駛員們的反映,5月3日,記者趕到位于凱里市龍場鎮境內的箐口收費站進行了采訪。該收費站大棚攝入了民族建筑的元素,不僅雄偉壯麗,而且富有特色(如圖)。但是,大棚內的設施就不完整,三個亭島,有兩個收費亭子已被拆除,留一個滿身是塵土。部分擺設在大棚外的水泥隔離墩已朽爛,變成垃圾“躺”在公路上(如圖)。 “這些東西放在公路上,有安全隱患。”一位過路的面包車駕駛員說。
記者在現場隨機采訪了一些駕駛員,駕駛一輛貴A牌照轎車的陸師傅說,他從貴陽來,要趕往黃平!罢f實話,我不經常走凱施公路,所以進入箐口收費站,看到站內車道多,加之相關部門未設置通行指示標志,有點無所適從,怕走錯而遭迎面而來的車輛撞擊!标憥煾嫡f。因而他建議,可以保留收費站的大棚,但應該拆除收費站內的亭島。
駕駛一輛白色面包車的羅師傅告訴記者,他經常在凱施線上來回奔走,經過箐口站也沒有感覺不適應。但是,對于新駕駛員或者外地師傅,過站就應該小心翼翼了。“收費站不收費,影響行車是事實,公路部門應該想辦法解決!绷_師傅說。
調查:征費工作一直未開展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凱施公路2009年4月底竣工并投入使用。根據貴州省物價、財政及交通廳等部門聯合下發的通知,該公路將對六類車收取通行費。但是,收費通告下發后,就引來了質疑聲一片,原因是當時有媒體報道稱全國不少省(市、區)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取消了二級路的收費,質疑者因而認為在凱施公路上的收費行為不合法。此外,部分駕駛員還提出征費標準過高,難以承受。
黔東南州政府對此高度重視,責令有關部門邀請新聞媒體等就收費政策向群眾作了解釋說明。
盡管如此,凱施公路的行車費征工作收一直未開展起來。
說法:部分設施將為車輛“讓道”
針對駕駛員的反映以及在調查中了解到的情況,記者到凱里公路局征費科進行了采訪。
該科的負責人說,凱施公路屬于新建的二級公路,現已明確不再征收通行費用。對于該公路上的兩個收費站,公路部門正在進行處理。采取的處理辦法是保留大棚,但是拆除大棚內的亭島。這樣,駕駛員們反映行走不方便的問題就會得到解決。此外,保留的大棚等設施將移交所屬地段的養護段來管理。
據了解,黃平和凱里兩個收費站,由公路部門耗資約1200萬興建。(羅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