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上舞陽:山水相映的人間仙境
舞陽河
“姜太公釣魚”老態龍鐘
集清、幽、峻、秀、靈于一身的上舞陽景區系國家級舞陽河風景名勝區十大景區之一,位于施秉縣西北部,距縣城8公里,規劃面積81平方公里,游覽景點27處。上舞陽風景區旅游憑水行船,所借助的是觀音巖水庫形成的高峽平湖,空氣和水都未受污染,水質清澈,山色倒影漣漣,構成一道天然山水綠色藝術長廊。
上舞陽自然生態稱絕于世,原始植被郁郁蔥蔥;景區上段以雄奇見長,中段舒緩平展,下段清幽神往,兩岸奇峰怪狀萬千;“太公釣魚”老態龍鐘;“仙人曬鞋”、“一足撐天”,個性特別;“宮門雙厥”龍王神針天下一絕;“人面獅身”、“八仙過海”、“金猴望月”游人目不暇接……27個景點像27顆翡翠明珠,鑲嵌于上舞陽河兩岸,如瑤池再現。濃淡相間、疏密有序,層次分明、對比強烈,形成天構地設山情水韻為特色的水上極樂公園,猶如夢幻般的童話世界,令人如醉如仙。
上舞陽景區有大大小小36道灣,兩岸懸崖峭壁高達數百米,峰叢嶙峋、嵯峨跌宕,飛瀑流泉,竹木清幽,時而巖高浪急,時而地闊波平,船游其間,只聞空山鳥語,幽谷蟬鳴,常給人以“山重水復疑無路”,恍若世外桃源之感。
上舞陽有五多:灣多、奇峰多、猴多、鳥多、竹木多。在26公里的河段內,沿河兩岸無數的石壁,酷似一幅幅精美的壁畫;翠綠的林木,猶如一個個碩大的盆景,它是飛禽走獸的樂園;群峰、奇峰、孤峰,橫看成嶺豎視成峰,是上舞陽群峰的共同特點。
哭夫巖是上舞陽的有趣景點,是“橫嶺側峰”的真實寫照。那一邊是遠看尖角山,近看哭夫巖,這一邊是“將軍下馬,馬放南山”。相傳,古時候,有一位英勇善戰的將軍,帶兵自觀音巖往西進軍,打到尖角山下,見到一老婦悲痛啼哭,將軍問:“為何如此傷心?”那婦人答道:“只因偏橋(今施秉城關鎮)一仗,伏尸百里,碧血成河,丈夫出戰,生不見人,死不見尸,只好在戰場拾回尸骨幾根,歸山埋葬,以悼夫君。”將軍聽了十分感動,往前走,看到這里的青山綠水卻似世外桃源,理應讓山民安居樂業,不可再戰。于是解散士兵,放下兵器,各回鄉里。哭夫巖的故事表達了古代山民對往事的回憶,對和平的向往,對幸福的追求,對未來的憧憬。這里的一山一水都有它自己美麗的傳說。
距梭洞不遠處,有座天生橋,傳說是神仙橫架在這山峰峻巔之上的,故稱仙人橋,也叫“梭洞”。朋友!你可勸住游覽這里的人們不必去尋仙,你可勸不住他們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橋下古木參天,遮天蔽日在猴聲雀躍之中還不時傳來野獸的吼叫。美極了,它是大自然的奇跡,也是施秉旅游資源的天賦。
上舞陽三飛水蔚為壯觀,分別為大飛水、中飛水(又名雙飛水)、小飛水。飛瀑各異,獨具特色,特別是雙飛水,像兩條銀白色的飄帶懸掛于百余尺的山崖上,噴珠濺玉,飛流直下,旋又化為涓涓細流,穿過青苔斑斑巖穴石孔,墜入河中,每當夕陽殘照,道道彩虹奪目,妙趣天成。
船行穿頭峽、無路峽、哭夫峽,置身于“人在水上走,抬頭不見天”,別有一番樂趣。還有百巖千仞,迎面矗立的“兩扇門”,峭壁橫阻、急流回旋的“無路潭”以及“二龍搶寶”、“巖鷹窩”、“拱牛浪”等景,更是各顯其妙,令人目不暇接。
輕舟飄蕩上舞陽,猶如漫步于藝術長廊間,享受神仙之福呀。(楊懿 許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