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順靜委員就農村寄宿制學校管理及發(fā)展方向答記者問
2012年2月8日至13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黔東南苗族東自治州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凱里隆重召開。會議期間,記者就農村寄宿制學校及食宿等相關問題對政協委員趙順靜進行專訪。
記者:寄宿制學校及學生食堂建設應優(yōu)先考慮哪些地方?為什么?
趙順靜委員:推行農村中小學義務教育,優(yōu)化農村教育資源配置,實現農村教育均衡發(fā)展,這對保證少數民族地區(qū)山區(qū)適齡學生入學,完成義務教育,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通過在我州實施寄宿制工程幾年來的經驗來看,當前優(yōu)先考慮解決吃、住、行、教四個方面的問題:
吃:建設好學校食堂,將學生食堂建設好,符合標準。管理好學生食堂,使學生食堂無經營管理,實現零利潤,讓國家補助給學生的經費全部用在學生營養(yǎng)改善方面,讓學生吃得安全,吃得衛(wèi)生,吃得營養(yǎng)。
住:解決好老師和學生的住宿問題,讓學生住得安全,住得溫馨。
行:解決好學生從家到學校上學及從學校回家的行車安全問題。
教:配好配齊中小學教師、教室及相關教學設施。
記者:您覺得目前在這方面的工作還有哪些不足?下一步該如何改進?
趙順靜委員:我認為存在的不足主要在四個問題,一是農村中小學基礎設施建設及附屬設施建設需要完善,二是中小學后勤相關管理人員缺乏,三是師資力量不足,四是學校食堂管理需要進一步加強。
下一步的改進措施:
認真落實好國發(fā)2號文件,國發(fā)《2012》2號文件三十七條明確提出“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事業(yè)”。“積極穩(wěn)妥推進農村中小學寄宿制,支持校舍建設,配齊配好必要的管理人員”。 這充分體現了中央對貴州教育重視,對寄宿制學校的關心,我們一定用足、用活、用好這個文件,并努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科學規(guī)劃寄宿制學校校點布局。結合農村人口分布情況及教育資源合理調整好寄宿制學校的布局,做到二個有利于:一是有利于學生就近入學,二有利于教育資源的合理分配。
(二)爭取項目,爭取資金,完善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及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如:學生食堂、學生宿舍、教師宿舍、運動場、廁所等附屬設施建設。
(三)配齊配好學校必要的管理人員。重點解決宿管員、食堂管理人員、學校醫(yī)生、保安等后勤管理人員的落實問題。
(四)優(yōu)先解決學校發(fā)展用地。
(五)在農村寄宿制學校增加心理教育課及配心理教師。培育學生積極健康向上的心理,使寄宿制學校學生從生理上、心理上健康成長。(張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