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鞏發現清中期“活人墳”
岑鞏發現清中期“活人墳”
形制獨特,保存完好,對研究當時的社會文化有重要意義
金黔在線訊 近日,岑鞏縣文物普查組在羊橋土家族鄉龍統村發現一清中期“生基墳”,形制獨特,保存完好。據悉,這是該縣目前首次發現有文字記載的“生基墳”。
據介紹,“生基墳”又稱為“活人墳”,是為未死之人修建的墳墓。岑鞏縣發現的“生基墳”位于龍統村螞蝗田自然寨中,距羊橋鄉政府所在地約8公里。
墓坐北朝南,為四柱三間牌樓式墓碑,正碑陽刻“皇清新故懿德楊門方氏老孺人之墳墓,皇清嘉慶八年十月初十日谷旦立”;碑后0.85米處為墓冢,呈圓柱形、“碉堡”狀,全用青石圍砌,墓門設有兩層,外門由兩塊巨石組成,石上裝有銅鎖(今存鎖孔);門頂由兩塊大石板疊蓋,蓋面石板鑿制成瓦狀。墓頂由六級石階鋪成,底層石階向外伸展約10厘米,其余石階逐級內收,縮至中點時,用兩塊圓形石板作封蓋。上層圓石板稍小,其上鑿眼,放置一葫蘆形寶戟。墓內由石板鋪地,棺材放置于石板上,周圍建有走道。
據碑文推斷,墓冢為“楊門方氏”生前所建,因其家產甚豐,獨子遇兵亂早年夭折而無嫡出繼承人,其夫歿后,遂請人在堂屋內建此“生基墳”,以期魂守家業。該墓葬對研究當時的社會背景、思想價值觀念、文化傳統等方面均有重要意義。
楊濤 張維軍 羅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