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江苗族文化生態游面向世界的探索
嘉賓
中共臺江縣委書記 楊德濤
臺江人民政府縣長 楊昌彪
主持人 王小梅
小梅田野筆記
臺江縣南宮鄉交宮苗寨的苗族婦女趙秀珍不再圍著幾畝田地轉,她的身影不再轉動在鄉土熟悉社會的那個窄小空間。面對臺江文化生態游走向世界的探索,她的日常生活常常與世界各地的游客互動。
旅游帶來外來者,外部和內部實現互動,讓趙秀珍的生活在傳統和現代之間穿行。她會唱苗家敬酒歌,用最真摯的感情為女做一套嫁妝,莊嚴地參加村里的一個文化儀式,也會花一個早上為遠道而來的客人準備豐盛的午餐。
趙秀珍的生活世界,再現的不僅是古老苗疆腹地臺江對古老歷史的一種敘述,也是政府和民間對當下生活情景、生活訴求的一種集體表述。
正如臺江縣委書記楊德濤所言,臺江是苗族文化的核心地帶,這里是苗族同胞的精神家園,在經歷傳統洗禮和現代發展的重構,臺江縣委、縣政府在尋找傳統和現代的融合,在以“苗族精神家園”為核心理念打造苗疆文化生態游。
也正在過去的經驗和文化傳統里,臺江找到了縣域經濟現代發展的核心價值。正如列斐伏爾所說:“消失了的時代社會結構,對于我們已經沒有實際意義,但它仍然有一種無法替代的價值”。在十年的時間里,我們參加了當地政府引導舉行的一個個盛大的儀式,知名度極高的苗族姊妹節等就是通過政府的操作,把很多地方性的文化整合成一個巨大的文化中堅力量,調動國內外的很多人參與,形成一種現代文化的表述形態。民族學專家稱這種形態為政府主導的政府敘事。
當政府主導的文化敘事上升到現代資本運作,現代性和傳統文化在交匯的時候出現的一種有意思的新文化現象,即民間資本的納入和民眾的廣泛參與,讓多元的貴州民族文化呈現繁榮發展的態勢。此時,“文化搭臺、經濟唱戲”轉變為一種過時的應景之舉,發展訴求隨之轉變為真正進入自由、公平市場的取向。只要在有序的把握中,發展能帶來文化的復興。我們不需要過多焦慮經濟發展和文化保護的沖突,或者擔憂現代性對傳統文化的消解,或許,這是現代性對傳統文化的復興的一種機遇。
居于此,臺江苗族文化生態游面向世界的探索,在尋求傳統和現代的重構過程中,走向文化多元發展路徑,引領了像趙秀珍這樣的苗族婦女生活方式的變遷。在趙秀珍的生活世界里,傳統和現代的互訪在一個臺江苗族村里瞬間實現美妙的銜接。在這里,村落和世界對話,苗族婦女和外來者互動。我們愿意欣賞這種充滿變遷的生活樣式,也迷戀于體驗這樣的語境。這也是臺江苗族文化生態游走向世界的理由。
第一章〉〉〉
轉型:擴展原生態文化的“差異性”
-主持人:多年前,記者曾經與臺江保持緊密聯系,全面關注臺江苗族文化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舉措,那時候臺江以苗族文化為依托“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擴展了原生態文化的價值。今天,我們發現臺江從打造苗族文化為核心的發展,轉向文化生態休閑旅游,這是不是出于在黔東南打造“差異”旅游資源的考慮?
-楊德濤:臺江,史稱“苗疆腹地”,是一個苗族人口聚集的縣,占全縣總人口的98%,并因其苗族人口的比例和保存著完好的苗族原生態文化,被譽為“天下苗族第一縣”。悠久的民族歷史造就了豐富燦爛的民族文化,民族風情古樸濃郁,苗族文化博大精深,令人驚嘆不已的苗族服飾與刺繡,成就了這個民族“文化藏在身上,史書從頭讀起”的美麗傳說。依山傍水的吊腳木樓建筑,淳樸和諧的禮儀風范,內涵豐富的鼓笙曲舞,深邃神秘的苗族曲藝“嘎百福”,以及多次榮獲國家大獎的反排多聲部情歌等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令臺江揚名國際。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臺江縣為世界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圈,臺江列入世界“返璞歸真,回歸自然”十大人文旅游景區之一。臺江擁有獨木龍舟節、貴州苗族姊妹節、反排木鼓舞和多聲部情歌等世界唯一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已有6項被國務院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不可多得的民族文化旅游資源,是臺江民族文化旅游業中最大的亮點,被譽為“中國最具原生態的旅游大縣”。
-楊昌彪:改革開放后,臺江作為全國首批對外開放縣之一,吸引了大量中外專家學者、媒體和攝影大師,成為旅游者心中的苗疆勝地。臺江縣委、縣政府主動尋求突破口,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在充分保護、挖掘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民族文化旅游業,走“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發展之路。目前,臺江的反排木鼓舞、姊妹節、獨木龍舟節、舞龍噓花節、多聲部情歌、銀飾刺繡等一批優秀苗族文化品牌已蜚聲海內外。
2006年,新一屆臺江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提出了“旅游活縣”的發展戰略,由原生態民族文化單一性開發向民族文化、自然風光、人文景觀等綜合性開發轉變,把臺江建成集休閑、度假、觀光、攝影、科考、探險等于一體的旅游勝地。320國道和65號高速公路穿臺江縣境而過,從縣城坐車到州府凱里僅30分鐘,到省城貴陽僅兩個半小時,隨著交通便捷程度的逐步提高,臺江生態休閑游將迎來極大的發展前景。
第二章〉〉〉
策略:打造文化生態游的“核心價值”
-主持人:臺江自然資源和民族文化遺產富集,多元的文化和豐富的自然風光組成了臺江生態休閑游迷人的部分,您認為臺江的生態休閑的“核心價值”是什么?
-楊德濤:臺江不僅民族文化豐富燦爛,而且自然風光神奇秀美。這里特殊的地質地貌和氣候條件,造就了眾多的山川、河流、森林、草地等自然景觀。有“國際最佳旅游度假勝地”南宮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公園內有“高山草甸”紅陽草場、“高山濕地”長水坪、“高山湖泊”玉龍潭、“森林第一漂”翁密河漂流等景區景點,構成了臺江“春天看花、夏天避暑、秋賞紅葉、冬觀雪景”的旅游景象。
為了做大做強旅游產業,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苗族風情世界、生態山水畫卷”的旅游主題,以南宮森林公園為突破口,通過“政府搭橋、企業參與、市場推動”,開發打造翁密河漂流、紅陽草場、百里闊葉林畫廊、長水坪、玉龍潭等景區景點。通過努力,通達各景區景點的旅游公路基本完成,配套服務設施得到進一步完善,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生態休閑旅游業呈現出蓬勃發展勢頭。近幾年,臺江被評為“世界著名文化旅游縣”,南宮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被評為“國際最佳旅游度假勝地”,翁密河漂流景區被評為“中國最佳原生態旅游目的地”,鑄造了臺江旅游的金字招牌。
第三章〉〉〉
行動:打造“苗疆文化旅游中心”
-主持人:發展文化生態休閑旅游,以縣城為旅游服務中心的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快及苗族文化符號納入城市建設,將加快苗疆文化生態旅游城的發展,臺江縣是如何把縣城打造成為苗疆文化中心的?
-楊德濤:我們要搶抓當前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的有利契機,堅持經典規劃、精致建設、精細管理,以科學的態度、前瞻的思維和開闊的視野,統籌規劃城市的功能分區、產業布局、風格特點,進一步拓展城市空間,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不斷增強中心城市的輻射力和吸納力。
臺江縣堅持用民族文化符號賦予城鎮靈魂的發展理念。1997年,邀請了浙江寧波規劃設計院對縣城總體建設進行規劃設計,今年,又邀請貴州省規劃設計院進行修編,按照“顯山、清水、觀城、見綠”的山、水、林、園規劃要求,對縣城主街道沿街屋面按照苗族建筑風格進行改造。同時,將翁你河作為城市發展主線,堅持以“河在城中流,人在水中游”和“藍天、綠水、青山、城秀”的生態旅游城市為主題,努力創建貴州特色苗疆生態旅游城市。
同時,把縣城作為苗疆文化生態旅游城的城門進行打造,多方籌集資金2億多元,重點突出苗族個性文化,大力實施“穿衣戴帽”、白改黑、景觀燈工程建設,油路改造、人行道鋪青石板、路網建設、“污水處理”等設施建設,加快綠化、美化、亮化建設工程。已建成規模宏大的鵝卵石花園,集中展示苗族歌舞文化魅力。發揮“中國綠色名縣”品牌效應,把臺江縣城打造成“白天像新加坡、晚上像香港”的景觀城市和功能完善、特色鮮明、文明靚麗、生態宜居的“苗疆腹地、山水畫廊”幸福之城,大力提升城市形象。目前,行政中心廣場、秀眉廣場、翁你河河堤等綠樹成蔭、四季如花,成了群眾娛樂休閑的好去處。
-楊昌彪:為吸引更多的游客來臺江游玩,近年來,臺江縣城市建設緊緊圍繞主動融入凱里城市經濟圈、雷公山苗族文化原生態旅游經濟圈的發展戰略,通過高標準、高起點、高品位把臺江建設成苗疆文化生態旅游城,打造成苗族風情最佳體驗區,著力創建成為苗侗文化集散中心的凱里“后花園”。
臺江縣將以“一河兩岸”為核心,把規劃區覆蓋到上至臺雄、下至梅影、桃賴片區,劃定16米至18米寬的濱河景觀大道,將翁你河作為城市建設的主線,把“天藍、水碧、山青、城秀”作為苗疆文化生態旅游城建設的主題,采取組團式的模式對城市進行擴容。
在縣城總體框架下,臺江不會去追求城市的模式化發展,不以摩天大樓林立、水泥立交縱橫為城市的標志,而是在城市的文化和文化生態上做亮點、找看點、突特色。認真對每條街,每個小區院落,每棟房屋做好城市風貌設計,采取統一規劃、設計、建設、綠化的形式,做到外“特”內“秀”、“一區一景、一街一品”,讓人真正感受到苗族建筑文化的特色。
我們還將在縣城建立一個標準的苗族文化博物館,實現對現有特色文化、民族文化的保護。在縣城周邊規劃一個具有特色個性的民族旅游村寨,將臺江縣的苗族文化資源全部濃縮集中在一個定點的區域內,將苗文化內涵彰顯出來,實現臺江旅游經濟、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
同時,臺江將著力做好銀飾、刺繡一條街的規劃,促進民族銀飾、刺繡加工規模,做大做強,擴大影響力,發揮整體帶動效率,樹立品牌,推進城市建設的擴容提質和相關產業配套建設長足發展。在縣規劃區范圍內將修建一個容納上萬人的動物競技場,實行每日接待開放,開展斗牛、斗雞、斗鳥等民族民間競技活動,并將規劃苗家飲食一條街,使其豐富游客游玩樂趣,讓游客盡享苗族原生態獨特美食。
第四章〉〉〉
實踐:把“苗疆旅游”苗推向世界
-主持人:臺江民族文化如何助推休閑游的發展?
-楊德濤:推動臺江經濟社會發展,把旅游業作為臺江的先鋒產業,將臺江的原生態文化推向世界,與中國的民族之鄉相結合。我們積極通過新聞媒體把臺江旅游宣傳推介出去,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讓更多的人了解臺江,了解臺江的原生態民族文化。堅持民族文化挖掘保護與景區景點建設打造相結合,大力發展苗族原生態文化旅游業,打造成自然風光優美的3A級、4A級景區,積極申報國家精品旅游景點。
省委書記栗戰書強調,黔東南要大力發展以旅游為主導的第三產業,大力發展特色旅游、精品旅游,把旅游產業做成黔東南戰略性的支柱產業,帶動服務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我們要大力發展特色旅游和精品旅游,結合黔東南州委、州政府環雷公山旅游北線的開發,以“苗族風情世界、生態山水畫廊”為旅游主題,憑借得天獨厚的原生態民族文化和自然風景旅游優勢,以打造黔東南苗嶺國家地質公園、南宮森林公園風景名勝為龍頭,加快翁密河漂流、紅陽草場、玉龍潭、白基山瀑布、反排木鼓舞村、旅游沿線景觀林、觀景臺等建設。將水上養殖和旅游打造結合起來,加快建設巴拉河風景區,使之成為農民致富的“水上銀行”和“黃金通道”。通過旅游業的開發打造和對外宣傳推介,唱響“世界著名旅游文化縣”、“國家精品旅游縣”、“國際最佳旅游度假勝地”、“中國最具民族特色文化休閑度假勝地”等品牌。充分利用臺江縣豐富的人力資源和雄厚的民間銀飾刺繡工藝技術,大力開發旅游商品,發揮“中國苗繡刺繡銀飾生產基地”,建設成為凱里、貴陽、懷化的后花園,打造區域性會議、休閑度假中心,把臺江苗族文化生態旅游鑄造成為多彩貴州的一支勁旅,帶動整個服務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努力把旅游業培育成臺江縣的支柱產業和讓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化服務業。
-楊昌彪:要積極搶抓建設黔東南州生態文明試驗區機遇,充分挖掘臺江得天獨厚的原生態民族文化和自然風光旅游資源優勢,把臺江苗族文化生態旅游業做大做強,搶抓當前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的有利契機,統籌規劃城市的功能分區和產業布局,加強路網規劃建設,進一步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同時,要緊緊依托“大凱里”建設,把臺江建設成為“凱里城郊生態農業生產基地”,成為凱里乃至珠三角城市的“菜籃子”和“果園子”,讓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實惠。
-主持人:臺江生態休閑旅游如何成為“多彩貴州”的一支勁旅?
-楊德濤:作為西接“凱里城市經濟圈”、東接“三板溪苗侗原生態文化旅游經濟圈”、北接“氵舞陽河山水風光名勝古跡旅游經濟圈”、南接“雷公山苗族文化生態旅游經濟圈”的旅游中轉站,臺江正以神奇瑰麗的美景和浪漫熱烈的民族風情恭候中外嘉賓。紅陽萬畝草場作為新興的旅游產品開發,將對臺江縣苗族文化生態游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紅陽萬畝草場位于省級南宮森林公園紅陽景區西南部,距臺江縣城20公里,臺江至雷山西江旅游公路橫穿而過。草場面積近6萬畝,最高海拔1760米,東西長10余公里。草場主要為山地灌叢林草地,四周分布有保護完好的原始森林。整個草場綿延起伏,山巒碧綠,氣勢磅礴,每當旭日東升、夕陽晚照、蒼山如海、云移峰動、雪景、雨淞出現之時,是觀草場景觀、森林景觀、天象景觀等良好場所。
紅陽萬畝草場外業規劃調查已經完成,其中包括滑翔訓練基地、圍獵場、休閑山莊、跑馬場的規劃。為迎合不同層次、不同愛好的游客需要,這里還設置草場滑翔、滑索等野趣性、挑戰性、運動性、刺激性時尚挑戰項目20余個。
-主持人:臺江旅游如何走向東南亞,走向世界?
-楊德濤:近幾年來,臺江縣委、縣政府通過加大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旅游硬件環境不斷得到改善,旅游線路基本成型,旅游業呈現出強勁的后發優勢。隨著貴廣、貴成、貴昆快速鐵路的開工建設,貴州將形成通往全國7小時快鐵交通圈,臺江旅游的外部環境將得到大大改善,旅游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我們將以此為契機,更加完善景區景點配套建設,不斷提升旅游軟環境,著力培育對接全國各大客源市場的旅游線路,努力將臺江旅游打造成為“多彩貴州”的一支勁旅,成為貴陽、成都、長沙、廣州,乃至東南亞休閑度假的花園。
-楊昌彪:加快文化生態旅游業發展,把臺江苗族文化生態旅游業鑄造為“多彩貴州”的一支勁旅,要積極搶抓建設黔東南州生態文明試驗區歷史機遇,充分挖掘臺江得天獨厚的原生態民族文化和自然風光旅游資源優勢,依托臺江文化旅游品牌,依托“中國苗族刺繡之鄉”品牌,充分利用臺江縣豐富的人力資源和雄厚的民間銀飾刺繡工藝技術,大力開發旅游商品,同時,以“一戶一技能”活動為載體,通過組織營銷、扶持大戶、分戶生產、公司帶動的方式,重點開發以施洞、老屯等鄉鎮為代表的清水江苗繡和以臺拱、排羊村為代表的雷公山苗繡,以施洞鎮為代表的銀飾工藝品,努力將臺江建設打造成為“中國苗繡銀飾生產基地”。
-楊德濤:西部大開發10年來,臺江縣落實中央投資項目679個,資金5億元,生產總值由2.2325億元增加到8.1974億元,增長4.43倍;財政總收入由1584萬元增加到7122萬元,增長4.49倍;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242元增加到2588元,增長2.08倍;農民生活水平得到明顯提高,農村都用上了電燈、電話,看上了電視;通車里程由150公里增加到985公里,增長6.57倍,實現了“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目標,徹底改變了農民出行難問題。深刻分析縣情,總結“十一五”期間發展成果和不足,臺江將高舉“發展、團結、奮進”三面旗幟,統一思想,集中心思,凝聚力量,在“十二五”期間大力推進臺江生態文明崛起,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區,實現臺江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
臺江有古樸濃郁的民族風情,有神奇秀美的自然風光,自然資源十分豐富,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臺江充滿無限的發展商機,熱情好客的臺江人民熱忱歡迎您,到臺江旅游觀光和投資興業。讓我們相約臺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