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力寶金罐疑被掉包 生產師傅:當年是真金
生產師傅:當年是真金
關于健力寶贈送奧運冠軍的“奧運金罐”涉嫌造假一事,昨日又有了新的進展。據《羊城晚報》報道,該報記者接讀者爆料,1992年那一批“奧運金罐”出自廣州金銀制品廠。隨后該報記者前往采訪,該廠一位自稱當年曾親手參與制作金罐的退休員工表示,1992年“奧運金罐”是真的,假罐子可能是被人掉包的。自此,健力寶“奧運金罐”事件似乎有了一個合理的解釋。然而,在成都商報記者隨后的調查中發現,隨著《羊城晚報》的報道,三個巨大的疑點逐漸浮出水面,讓整件事情迷霧重重。
知情人稱:當年金罐絕對是真的
據《羊城晚報》報道,10日下午,該報接到知情人爆料,該知情人自稱是廣州金銀首飾有限公司的退休職工,而1992年那一批“奧運金罐”是自己當年的工作單位———“廣州金銀制品廠”所生產。該知情人透露,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期間,健力寶公司的人找到廣州金銀制品廠,要訂做“健力寶奧運金罐”,獎給在奧運賽場上獲得金牌的中國健兒。“一開始是先做10個‘健力寶奧運金罐’,但后來中國運動員拿到的金牌越來越多,于是金罐的數量也一路追加。”該知情人堅稱:“這些奧運金罐必須經過嚴格檢驗,合格后才能出廠,所以絕對保證是真的!”隨后,羊城晚報記者來到位于廣州市大德路的廣州金銀首飾有限公司,公司辦公室負責人表示,1992年“健力寶奧運金罐”是由當時的“廣州金銀制品廠”生產,該廠改制后并入現在的“廣州金銀首飾有限公司”。當時財務科的負責同志以及熟知此事的同志大多已退休,所以還須時間去查找和了解。
記者致電該廠,工作人員語焉不詳
在得知這一消息后,成都商報記者第一時間通過網上尋找“廣州金銀制品有限公司”的電話,該公司在網上留有兩個接待電話,記者隨后先后分別撥打兩個電話,均被告知同一個號碼,對方表示,這個號碼是該公司辦公室的電話。記者隨后又撥打了這個電話,但始終人接聽。不得已,又再次打接待電話確認后,記者繼續撥打辦公室電話。從下午5點一直撥打到5點20分,電話終于接通,是一位女士接的。然而,有點詭異的是,在聽到記者的來意后,該女士表示自己并不是這里的工作人員,只是路過的。于是記者向她詢問辦公室負責人的聯系方式,她讓記者等一會,大約3分鐘后,一位男士接過電話,告訴記者“他們都不在了,有什么事情下周一再說。”隨后便掛斷了電話。當記者再次撥打該電話時,已經轉到了語音留言和傳真狀態。
當事記者表示,未見到受訪者本人
成都商報記者隨后聯系上了撰寫這篇稿件的《羊城晚報》財經記者黃宙輝,黃宙輝表示,在接到知情人爆料后,他來到廣州金銀首飾有限公司,要求采訪一些當事人。然而,該公司辦公室負責人告訴黃宙輝,當年的經手人多已退休。隨后,該公司辦公室負責人撥通了一個電話,并告訴黃宙輝,這是當年當事人之一吳金城的電話。在電話中,已經退休的吳金城表示,這些金罐都是“真金白銀”,當年我是生產車間的負責人,“金罐”上“健力寶”三個字的中文以及英文都是出自他的手。”據吳金城回憶,“健力寶奧運金罐”是空心罐,易拉罐形狀,有兩層,外層是純金,里層是純銀。“金罐很值錢,當時都價值好幾萬元呢,現在怎么可能只值50元?!”吳金城表示,不排除有人拿假冒的來代替真的。“如果能看到那個‘假金罐’的實物,我馬上就可以確認是不是出自我手。”不過,黃宙輝明確告訴成都商報記者,由始自終,他都沒有見到過吳金城這個人,而且,無論他如何要求,而該公司也沒有將吳金城的聯系方式告訴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