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3日,天氣晴朗,這一天,天柱縣民警張秀昊穿上嶄新的警服,拄著拐杖,由妻子扶著,在天柱縣110指揮中心,高高興興地開始了他離別公安局九年之后的第一天上班。
張秀昊從小就想當警察,在高考時,他所填報的三個志愿都是警校。張秀昊以前在接受采訪時曾說過:“警察,我還沒干夠。”九年前,當這位排爆英雄從昏迷中蘇醒時,還不知道自己已經失去了雙眼和左手時,他以為自己只是受了點傷,傷好了就能回去,于是對領導保證說:“我傷好后就回去上班。”豈料,這個保證一等便是九年。
痛失崗位 身殘漫漫黑夜路
1998年12月19日,那是張秀昊一生中最難忘的日子,時任天柱縣公安局鳳城鎮派出所刑偵中隊中隊長的張秀昊接到報警:一間民房內有恐嚇信和可疑物品。憑扎實的刑偵業務功底,張秀昊懷疑民房內有炸彈,疏散了人群后,張秀昊開始拆彈,本來,與他同來的同事李斌非要動手拆彈,但是,張秀昊以中隊長的名義命令李斌站在屋里離炸彈最遠的地方,炸彈最終還是爆炸了……經全力搶救,他戰勝了死神,可是雙眼卻被摘除,永遠失去了光明,同時左手被炸斷,右手也被炸殘廢。此后,他被公安部授予“全國公安部戰線二級英模”光榮稱號。但是,一個熱愛足球和武俠小說,風華正茂、前途大好,年僅26歲的人民警察,卻從此被迫離開了自己熱愛的工作崗位。
“好象火盆里熊熊燃燒的炭火瞬間熄滅,屋外凜冽刺骨的寒風霎時間呼嘯而至,將我從頭到腳、從里到外凍結如同一尊冰雕。我不能出聲。不能呼吸,甚至不能思維,整個世界仿佛在這一時刻停頓、靜止、凝固了。”在《珍惜生活》里,張秀昊如此描寫自己獲悉身體情況時的心理。張秀昊失明時,和妻子李蘭的小家才建立不久,兒子也還未滿周歲。那段時間里,張秀昊自言徘徊在黑暗角落里,與世隔絕,意志消沉頹廢,對家人不愛,對外人不理。一段時間之后,張秀昊才走出自閉,接受殘疾的事實,重新振作了起來。
誓不放棄 半截拇指按鍵盤
九年的時間,3000多個日夜,生性如此活潑的張秀昊如何排解痛苦,記者只能想象,卻不得而知,無法去深入體會,但從張秀昊的文章中,記者卻看到了一股堅韌不屈的生命力。張秀昊的父母都是中學語文教師,因此有著較好的文字功底,于是他想到了寫作,可身體的殘缺使他連學盲文的條件都難以具備。2004年,通過媒體,張秀昊發現了現在使用的這款電腦盲人專用讀屏軟件,這種軟件不僅可以上網流覽、聊天、收發電子軟件,最重要的是可以用它打字,現代電腦和互聯網的各種功能盲人都能借助它使用。然而,雖然是盲人軟件,卻一樣要用十指敲擊鍵盤,張秀昊就用殘缺的半節拇指和食指去配合中指和小指來按鍵盤,遇到殘缺手指不能同時按到又沒有粘至鍵的按鍵的時候,他就用嘴咬住一支鉛筆去按一個鍵,再用右手去按其他鍵,也學著用中指一個鍵一個鍵地摸索著敲擊出一個字……張秀昊心中又重新燃燒起希望。
學會上網后,張秀昊利用QQ等聊天工具和電子郵件與網友交流,一度還應“愛盲互聯語音聊天室”主持人的邀請,每周四晚在聊天室給盲人朋友講解法律知識,法律知識不夠用的時候,他就在網上尋找有關資料,先自學充電,然后再去講解,這一講就是三個月。有一次,他上網讀到一則孩子歧視母親殘疾,怕被人嘲笑,因而從不與母親一起在公共場所出現的報道時,立即寫下一篇2000字的文章——《讓孩子正式父母的殘疾》,他在文中分析了孩子與殘疾父母之間應該建立的關系,怎么樣互愛互助,給殘疾人樹立了為人父母的信心。2008年8月8日是北京奧運會開幕的日期,作為第一屆中國辦奧運會,在2007年8月8日,他登上天柱南山,寫下《傾聽奧運的腳步》,以此來歡迎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倒計時一周年的來臨。
不懈堅持 回到前沿陣地
九年來,他渴望工作的愿望之火從未熄滅過。在2001年和2003年,他兩次向局領導提出到值班室工作,局領導沒有批準。2007年,天柱公安局指揮中心主任在一次送他去省公安廳開會的途中向他透露,局里現在警力缺乏。他聽后,暗自在心里抱定主義:一定要重返工作崗位。回去后,他立即打出了一份《關于請求重返工作崗位的申請》,要求到110指揮中心去干接電話的工作,申請全文1300字,真摯的情感使新來的局領導倍受感動,經研究,局黨委最后一致同意了讓他重返工作崗位。
局里最初只同意張秀昊每周星期一、五這兩天上午上班。他卻想:我現在的工作是接警工作,不需要與報警群眾面對面,局里現在實現了電腦化和網絡化,我可以熟練地利用電腦打字做電話記錄,現在局里警力缺乏,正是用人之際,我難道連接電話的工作都不能負擔嗎?因此,張秀昊堅持每周星期一到星期五上午上班,如今,張秀昊已經上班一個月了,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每天的上班時間,都是張秀昊最活躍的時候。他說,哪怕接電話都可以,只要不讓我離開警察這行。
記者發現,在張秀昊的文章里,景致描寫栩栩如生,透出一股頑強的生命力。他用“看”字的次數很多,也許在張秀昊的心里,自己并不是一個真正的殘疾人。正如他在《巍巍燕子巖》中所言:面對殘酷的現實我會像你一樣笑傲滄桑,只要生命仍存在,我就會像悠悠清水江一樣奔流不息。我用青春熱血演繹了崢嶸與激揚,我也將用歲月滄桑詮釋不屈與堅強……
記者相信,重返工作崗位的張秀昊,將會在未來的生活中,以不屈的意志,追逐自己的夢想,譜寫出生命美麗的新篇章。(龍昭珩 楊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