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農民飼養野豬招商機(圖)
本港訊(龍勝洲)最近,天柱縣石洞鎮屯雷村農民龍政杰的養殖場里的豬變種了,剛生下的幾窩豬崽成了一頭頭花花貓貓的山上野豬。這千百年突變的怪事,把當地鄉親嚇了一大跳。
然而,龍政杰還覺得更奇怪。他花了一萬多元從外地購來了一頭23斤重的野公豬,幾個月后將野豬與自家喂養的母豬先后交配,他盼望母豬一脈相承產出一批純潔的野豬崽來,可是第一代的野豬仔還帶有家豬的遺傳,不能實現全野豬,叫他怪得怎實么也高興不起來。
龍政杰,僅有初中文化,但頭腦靈活,事業心強。1994年學校畢業后就辦起了養豬場。可10多年過去了,收入還是沒有多大的起色。鎮黨委鎮政府領導參觀看望他的養殖場,結合實際給他提了一些建議,要他找出阻礙養殖發展的原因。
為探索這個問題龍政杰先后到上海、浙江等地進行考察發現:野豬肉十分暢銷,且每斤價格是家豬肉的幾倍,養殖戶的收入如潮水猛漲翻滾。他枉然大悟:山區養豬不賺錢,只因家豬不比野豬香。于是他下決心改變養殖品種結構,變養家豬為養野豬來發展養殖場。
2008年8月,他千里迢迢地跑到上海,將別人剛從山上圍獵而得的一頭公野豬買回家來。為適應野豬習性,他把養殖場也搬到山上去。來不及馬上放養,他先圈圍養著,一方面翻閱有關野豬飼養資料,摸索著飼養技術,根據科學培殖野豬種;另一方面又出資3萬多元征了六畝地,雄心勃勃地準備將幾千年來的圈養場改為圍山放養場。
目前,他的圍山放養場正在籌資規劃中,6頭母豬全部配上了野豬種,7月份已產下了三窩野豬仔共36頭,2010年春節將有10多頭野豬肉供應市場。
明年,龍政杰的野豬場將擴大為100多頭,他將征地10畝圍起來進行放養,確保野豬的野味十足,從而提高經濟收入。實踐特色發展,給龍政杰這位農民朋友帶來了無限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