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臉上的“省略號”——龍新貴圓了電燈夢
生活只要有一點盼頭,就有百倍的希望,總有美好的時刻。
———題記
“昨晚電燈亮了,你們……好……啊……”。離屋還有10多米,老遠就聽到有人在斷斷續續地大聲喊話,走進去看,一位老人正在打電話,身邊偎依著個老伴呆呆地望著電燈,熱淚在他倆臉上滾滾地流著……,顯然,此時此刻這對夫婦無比的快樂與幸福!
這一對老人的生活歷盡艱辛,原始一生眼看沒多大盼頭了,誰知幸福一夜降臨,好心人為他們家里安了電燈、送來電飯鍋、電風扇、電磁爐……
采訪中石洞小學校長袁戰海告訴記者:老人叫龍新貴,是天柱縣石洞鎮漢寨村的困難戶,家有兩個小孩,大兒子早些年外出就杳無音訊,有個小女孩今年12歲,在石洞小學讀6年級。
職業習慣,記者認真地打量著眼前這一家,男老人75歲,身材矮小,身患疾病,佝僂著腰,他會編竹器,以前靠這手藝維持一家人的生活,但竹器市場不走俏,早就失業了,他不能種田種地,靠國家的低保金生活;73歲的聾啞老嫗,連名字也沒得,會做些簡單的家務,能比比劃劃咿呀訴說;女兒上學每個學期的學費是班主任組織同學收廢舊賣錢供給。一直以來,由于貧困,住的是破房,別人家里電光閃閃,他們家卻月光照生涯,與電無緣。
進一步了解得知,龍新貴家庭困難早已引起當地黨委政府的關注,近年危房改造,鎮干村干及黨員群眾為他們建了兩間房,政府把他家列為低保戶進行扶持。被譽為貧困學子“紅娘”的石洞小學教師袁戰海在積極爭取幫助其女生的同時,也極力呼吁社會扶助她們的家庭,袁老師的求助小帖在“溫暖1+1”組織里刊發后,很快打動了在杭州打工的農民工東方云和廣東的黃婉平。長在農村的農民工,格外體驗同行的困苦,兩位愛心青年曾多次打電話與龍新貴詳細了解生產、生活的困難情況,索取貧困的具體材料及相關相片,不斷安慰老人要堅強,并表示一定要幫助老人度過難關。今年,兩位農民工決定解決龍新貴老人家的用電難問題。東方云資助2000元,黃婉平贈送電飯鍋、電風扇、電磁爐、插版,節能燈及各種家用電器和衣服等。
漢寨村村主任介紹:10月17日,收到杭州農民工匯來的款和電器等物資后,石洞鎮駐村干部、供電所工作人員及村組干部,組織起來捐資捐物義務幫助龍新貴家安電桿、裝線盒,僅用一天時間,就從30米外接來了電。為了保證老人的用電安全,供電所的同志還現場指導龍新貴老人起動電源開關,如何使用電飯鍋、電風扇等。“紅娘”袁戰海老師為老人先墊了600元的電費。
龍新貴夫婦,第一次用電煮飯炒菜,第一回用上電燈照明,這人生美好的時刻,他們等了75年啊!當晚他們家電燈亮個通宵,夫妻倆陪著電燈坐到等二天太陽出,那高興勁比過年過節,結婚生子還要快樂。
“咿呀,咿呀……”龍新貴的聾啞老妻,見到我們,忙站了起來,抹去熱淚,指指電燈,點點鍋子,比比劃劃,笑笑嚷嚷,轉個不停。
“他,他說,電燈一個可比上萬根蠟,蠟燭那,那么亮。”龍新貴老人邊笑邊斷斷續續地翻譯著。
沉浸在光輝燦爛的日夜里,龍新貴夫婦便從鄉親那里借來手機,向遠方的農民工愛心人士東方云和黃婉平打電話去感謝。接通電話,夫妻倆滿腹感激話語不知從何說起,只告訴對方一句“昨晚電燈亮了”, 就再也不知說什么了,眼淚在夫妻倆飽經風霜的臉上打下了無數的,充滿深情的,感恩省略號……
人間深情在哪里,記者走基層在黨群之間,農村、農民、農民工之間找到了答案。(龍勝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