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河元宵舞龍鬧 舞動苗族文化傳承風
從正月初七開始,劍河城關大街小巷每晚鑼鼓擂得震天響,水龍、火龍、草把龍等各式各樣的長龍披紅掛彩舞得虎虎生風,街面大小門市老板紛紛邀請進門以圖來年招財進寶、四季發財……,鞭炮聲、喝彩聲、祝福聲歡透了圍觀群眾,呈現出一派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
在舞龍現場,一隊由八至十歲男孩組成的舞龍隊顯得格外搶眼,一雙雙稚嫩的小手緊握龍爪舞動龍身,竟也舞得有板有眼,刷新了該縣舞龍這一傳統習俗的最小年齡,將苗族民間文化的傳承推向新的起點。
據了解,劍河縣城關舞龍鬧元宵習俗源于老縣城柳川鎮清江、八一和柳利三個村,大人舞水龍、火龍,小孩子舞草把龍,2007年縣城遷至革東鎮后,仍沿襲舞龍這一習俗。從初七晚上出龍,初八至初十舞龍隊進各機關單位,初十一至十四進街面的門市,十五元宵夜進各家各戶進行新年祝福,十六早晨燒龍身請龍下水結束活動。
(楊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