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中國最后一個帶槍部落"——岜沙苗寨
神秘的貴州高原至今仍保持著中國最后一個帶槍部落--岜沙人。出于尊重與好奇,在好友的倡議下,我們從各地匯合貴州黔東南從江縣,親歷探秘岜沙苗寨,感受一下這片神秘國土,接觸岜沙文化,與岜沙人跳起歡快的蘆笙舞······
導讀:貴州省從江縣城東南僅7公里,有一座目前仍被公安部門特許村民們可以持有自制火槍的神秘山寨——岜沙苗寨。岜沙是苗語"草木茂密豐盛之意",岜沙部落是苗族的一個分支,其持槍獲得中國公安部特別批準,有"中國最后一個槍手部落"之稱。岜沙人至今仍保存古代發式、鐮刀剃頭、簡約婚俗、樹葬等習俗,被民俗和民族學者稱為碩果僅存的苗族遠古遺風保持者、"苗族文化的活化石"。
從江縣城不大,卻因大修土木而污染嚴重。還好,導航顯示著名的“槍手部落芭沙”距離縣城只有7公里。讓我們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7公里之外竟是另一番的曠世美景。這是一個未受現代文明侵蝕的民族山寨,盡管他們距離城市的距離并不遠。
岜沙在苗語中的意思是草木繁多的地方。岜沙人說:“人來源于自然,歸于自然;生不帶來一根絲,死不帶走一寸木。”
據介紹,岜沙苗寨里人多姓"滾",現在有四百多戶人、兩千多人,男女各占一半。在岜沙,14歲以上的男子都有一把屬于自己的火藥槍。
除了火槍,岜沙男子的另一個性別標志便是他們的發型:用鐮刀剃光頭部四周的頭發,再將頭頂蓄留的長發挽成一個錐髻,苗語稱之為“戶棍”。據說,這種裝束是迄今為止在中國所能見到最古老的男性發式。
岜沙苗寨的火槍很有特點,手柄類似手槍,槍管很長,配上男子們日常穿著的黑色苗家傳統服裝。
岜沙男子在頭頂挽著發髻,穿著自家紡織的無領右開衽銅扣青布衣,直筒大褲管青布褲。長年身佩腰刀,肓扛火藥槍,仿佛遠古走來的武士。
如今岜沙苗寨槍手們以扛獵槍、吹蘆笙的禮儀來迎接尊貴的客人。岜沙苗族從幼兒到成年人,人人佩槍,他們在寨前持槍鳴槍歡迎游客,還會為游客表演了精彩的歌舞節目。
盡管岜沙因為男人和火槍而聞名,但這里的女人卻并未因為生在這個尚武與粗曠的民族而成為卑微的角色。
告別打獵后,岜沙苗寨以農業為主,男耕女織。
苗家女著裝極為精美,衣裙上古香古色的刺繡圖案,配以銀項圈、手鐲,十分耀人眼目。
我們看到岜沙女子的襟衣短裙可能只覺艷麗,但是衣服上的這些服飾蘊含了她們世代承襲的勤勞與智慧,傳達岜沙人的遠古文明信息。
在貴州,在中國更多的少數民族地區,很多更偏遠的侗鄉和苗寨都已不同程度地受了外來文明的影響,但這支名叫岜沙沙的遠古苗族支系,卻頑強地堅守著自己的古老風俗。
從苗家女破舊的膠鞋上依然能夠感到她們生活的清苦與樸素,而她們始終面帶的笑容卻又暗示來客,她們的山寨很和諧,她們的生活很從容,她們的內心很歡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