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州參加“多彩貴州”歌唱大賽活動紀實
○ 周志軍
黔東南,一個神奇美麗的地方,居住著苗、侗、漢、壯、水、瑤等33個民族440萬人口,這里自然風光綺麗多姿,人文景觀原始古樸,民族風情濃郁獨特,素有“百節之鄉”、“歌舞之州”的美譽。

(王朝文、楊序順與我州參賽歌手親切座談)
2005年3月,當“黃果樹”杯首屆“多彩貴州”歌唱大賽的信息傳到黔東南大地的時候,這里的人民頃刻間沸騰起來。全州各族群眾、社會各界人士積極響應省委號召,分別以不同的方式和飽滿的熱情積極參與到“多彩貴州”歌唱大賽中來,他們中間有地地道道的農民,有稚氣未脫的學生,有熱血沸騰的青年,有兩鬢斑白的老人,還有從千里之外趕來的歌唱愛好者,有黨的機關工作者,有政府公務員和下崗職工,年齡最大的73歲,最小的12歲。他們攜手并進,共同演繹著“唱響貴州、熱愛貴州、建設貴州、唱響黔東南、熱愛黔東南、建設黔東南”的感人篇章。
“歌舞之鄉萬眾激情滿懷,眾聲高歌唱響多彩貴州”。為了認真貫徹胡錦濤總書記視察貴州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落實好省委關于唱響“熱愛貴州、建設貴州”主旋律的要求,黔東南州按照“黨政推動、社會參與、市場運作、媒體搭臺、文化唱戲”的思路,結合實際,采取有效措施,積極穩妥推進“多彩貴州”歌唱大賽各項工作。成立了“多彩貴州”歌唱大賽黔東南州選拔賽組委會,抽調專人辦公,分工到人,責任到位,狠抓落實,做到“組委會、辦公室、活動經費、工作人員”四落實,為大賽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了堅強后盾。各縣市和州直有關單位也先后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制定出符合各地實際的《選拔賽方案》和《宣傳方案》,有力推動了活動健康有序、生動活潑地開展。

(州組委會工作人員在為我州參賽選手抽簽)
省委常委、州委書記劉光磊高度重視我州的“多彩貴州”歌唱大賽工作,3月23日作出了“認真準備,借此機會更好地展示黔東南、唱響黔東南”的批示,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又對搞好大賽作出了明確的指示。州委副書記、州組委會名譽主任羅亮權到縣鄉檢查工作時親自過問歌唱大賽的開展情況,對各級組委會的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
全州各縣市上下聯動,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雜志、互聯網、遠程教育等載體,滾動刊播大賽宣傳片、冠名廣告,同時采取設立永久性廣告宣傳牌、張貼散發宣傳資料、懸掛橫幅標語、發送手機短信等形式,多形式開展內容豐富的宣傳活動,使“多彩貴州”歌唱大賽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營造出濃厚的大賽氛圍。

(演員入場化裝)
錦屏縣的選拔賽工作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該縣將此項工作作為2005年社會目標考核的一項內容;丹寨、榕江、鎮遠等縣的黨政一把手親自深入基層鄉鎮,廣泛動員社會各界群眾報名參賽;雷山縣通過鄉鄉下發文件,層層狠抓落實,形成了橫到邊、縱到底的工作格局;從江縣針對優秀民間歌手常年外出打工的問題,組成兩個工作組分別前往廣西桂林、柳州和本省的貴陽、凱里、施秉等地動員在外務工的民間歌手返鄉參賽。
“你想做歌手嗎?你想成為明日貴州之星嗎?趕緊報名參加‘多彩貴州’歌唱大賽吧!”麻江縣自行印制了10000份彩色宣傳資料,利用趕集的日子上街散發;臺江、施秉、丹寨等縣分別以苗族姊妹節、杉木河漂流節、杜鵑花節為契機,積極開展宣傳活動;漫步丹寨縣城,大街小巷的宣傳橫幅讓你感受到歌唱大賽的濃厚氛圍;榕江、丹寨等縣還在發往凱里及各鄉鎮的客運車上張貼“多彩貴州”歌唱大賽“車身貼”廣告,收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黔東南親友團在為歌手鼓勁加油)
為了讓具備參賽條件的人員能及時報上名,各縣市組委會實行“無節假日”工作制,每天安排工作人員值班,采取電話報名、信函報名、現場報名等多種方式,積極鼓勵和動員社會各界人士報名參賽。由于工作到位,歌手報名積極踴躍,全州共有8839人報名參賽,創造了我州歷史上群眾性文化活動參與人數的新記錄。為了不讓大賽活動走過場,真正取得實效,州組委會專門成立了督查工作小組,制定出《督查組工作職責》,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抽查以及電話督查等多種方式,進一步加強對全州歌唱大賽的督促檢查,在督查過程中,對發現的問題和存在的不足,立即要求整改。州委副書記、州組委會名譽主任羅亮權利用到縣鄉檢查工作的機會,對歌唱大賽工作進行督查;州委常委、宣傳部長、州組委會主任石干昌多次率督查組工作人員深入到黎平、榕江、臺江、劍訶等縣的邊遠鄉鎮開展督查。各縣市組委會分別按要求成立督查組,認真開展督查工作,雷山、從江、臺江等縣黨政一把手還親自參與督查工作,對該縣的歌唱大賽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歌聲在黔東大地蕩漾,旋律飄滿侗寨苗鄉。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準備,“多彩貴州”歌唱大賽黔東南州縣級選拔賽于5月10日拉開序幕,在歷時一個月的選拔賽中,全州18個賽區共舉辦了159場比賽,觀看人數達45萬人次。經過層層選拔,最后推選出247名優秀歌手,100個節目參加黔東南州選拔賽。

(賽前休息)
六月的苗嶺新都歌舞升平,湛藍的天空彩球飄揚。6月15日,“黃果樹”杯首屆“多彩貴州”歌唱大賽黔東南州選拔賽決賽在極具苗、侗特色的黔東南州標志性建筑——州民族體育場廣場隆重舉行,選手們以飽滿的熱情、高超的演唱技巧激情演唱,歌聲唱出了志氣,歌聲唱出了信心。經過三天的緊張比賽,共決出一等獎8名,二等獎13名,三等獎23名,優秀獎56名,丹寨、麻江、雷山、鎮遠等8個組織工作突出的縣被評為組織獎。貴州電視臺現場錄制了整場決賽,黔東南電視臺對決賽實況進行了現場直播。
經過緊張激烈的比賽,最后從獲勝選手中推選出從江侗族大歌、臺江苗族多聲部情歌、黎平洪州琵琶歌、劍河苗族飛歌4個民間唱法節目和苗族“小夜鶯”阿幼朵、段蕓蕓、張歡、風雨橋組合、陳娟、白曉光等3個通俗唱法、5個民族唱法、2個美聲唱法歌手代表我州參加“黃果樹”杯首屆“多彩貴州”歌唱大賽復賽。
7月13日,代表我州參加“多彩貴州”歌唱大賽復賽的48名歌手帶著家鄉父老的囑托和全州各族人民的殷切期望,啟程前往貴陽參加“黃果樹”杯首屆“多彩貴州”歌唱大賽復賽。原貴州省長、全國人大常委會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王朝文,省人大副主任楊序順親臨黔東南州代表團駐地,親切看望我州參加“多彩貴州”歌唱大賽的全體演職人員,鼓勵參賽歌手要樹立信心,以飽滿的熱情參加比賽,將我州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和特色濃郁的民族風情盡情展現,借“多彩貴州”歌唱大賽充分展示黔東南、唱響黔東南。
7月15日至19日,“黃果樹”杯首屆“多彩貴州”歌唱大賽復賽在貴陽市北京路影劇院順利舉行,我州歌手不負眾望,以飽滿的熱情、獨特的表演形式和高超的演唱技藝一舉奪得8張進入決賽的入場券。特別是民間唱法節目,所選送的從江侗族大歌、臺江苗族多聲部情歌、黎平洪州琵琶歌、劍河苗族飛歌4個節目全部以高分挺進決賽,得到了省外音樂專家的一致好評。四川音協主席、著名作曲家、四川音樂學院院長敖昌群盛贊我州的民間唱法節目全都來自生活、來自民間、來自民族,非常樸實、非常感人。特別是從江侗族大歌和臺江苗族多聲部情歌,非常有特色,歌曲沒有一點修飾,聲音干凈明亮,多聲部合唱和諧動聽,看了以后感到目不暇接,精神上是一種很大的享受。廣西文聯副主席、廣西音協主席、國家一級作曲傅磬稱贊我州的侗族大歌完美無缺,不可挑剔,讓世人驚嘆,已經達到了世界頂尖水平。在職業組通俗唱法的比賽中,苗族“小夜鶯”阿幼朵演唱的《苗嶺飛歌》和《醉苗鄉》以優美的旋律、高超的演唱技巧征服了在場的評委和觀眾,以小組第一名的身份挺進決賽。由我州歌手演唱,代表省國資委等代表隊參賽的“刺梨花組合”、“高原組合”和黎平侗族大歌隊等4個節目也順利進入決賽。

(民間唱法組“金黔獎”得主——從江縣小黃村“金蟬組合”在演唱侗族大歌《侗家姑娘心直率》)
經過5天緊張激烈的角逐,7月28日,“黃果樹”首屆“多彩貴州”歌唱大賽決賽開鑼,我州歌手發揮出色,再一次用歌聲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在8個參賽節目中,有從江侗族大歌、臺江苗族多聲部情歌、苗族“小夜鶯”阿幼朵和職業組美聲唱法歌手陳娟4個節目高分挺進總決賽。從江侗族大歌、職業組民族唱法歌手張歡還分別摘取了第一場和第二場的“最佳人氣獎”,成為首屆“多彩貴州”歌唱大賽的最大贏家。我州進入總決賽的節目數量與貴陽市代表隊并列全省第一。
在8月4日進行的“黃果樹”首屆“多彩貴州”歌唱大賽總決賽中,我州歌手全力拼搏,取得了較好成績,從江縣小黃村的“金蟬組合”演唱的侗族大歌《侗家姑娘心直率》以天然清脆的嗓音,幾近完美的和聲和優美動聽的旋律技壓群芳,摘取了民間唱法組的“金黔獎”,臺江縣反排村唐龍等演唱的苗族多聲部情歌《阿妹歌聲象蟬鳴》屈居第二,獲得“銀瀑獎”,苗族“小夜鶯”阿幼朵和美聲唱法歌手陳娟分別獲得職業組通俗唱法和職業組美聲唱法的“銀瀑獎”。在“黃果樹”首屆“多彩貴州”歌唱大賽上,我州共獲得“金黔獎”1個,“銀瀑獎”3個,“銅鼓獎”1個,優秀獎3個。
黔東南州堅持把發現優秀演唱人才,唱響歌頌貴州、歌頌黔東南的歌曲作為本次大賽的重點,努力把大賽辦成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成功結合的一次文化活動。錦屏、從江、臺江等縣抽調人員組成工作組深入苗鄉侗寨挖掘、整理民間文化資源,挖掘出“啊娥利”、“卡溜腔”、“大同腔”、“詩腔”、“大河腔”等多種新的民間唱法、唱腔。《醉苗鄉》、《我的心丟了》、《侗鄉的泉水》、《木鼓敲起來》等六首由我州人員創作、歌頌黔東南的優秀歌曲脫穎而出,順利入選省組委會推薦歌曲行列。在“多彩貴州”歌唱大賽活動中,我們發現了一批極具發展潛質的優秀年輕歌手,如天柱縣15歲小歌手段蕓蕓、榕江縣的“風雨橋”組合、黎平侗族歌手楊麗、吳宇珍、吳慧和錦屏縣的張歡等。李遠松、楊麗、吳宇珍、吳慧等6名歌手順利通過了省組委會的考核,獲得保送到貴州大學藝術系學習的機會。
黔東南州及鎮遠、黎平、丹寨、錦屏等12個縣市認真搞好市場運作,深挖市場潛力,采取形象宣傳等方式吸引企事業單位的贊助和支持,先后爭取到移動通訊公司、房地產開發公司、廣告公司、供電局等68家企事業單位的贊助,贊助金額達20萬余元,有利推動了大賽活動的開展。
借助大賽推進文化事業是黔東南州“多彩貴州”歌唱大賽的一大亮點,振華民中、麻江二中、丹寨民中以及不少鄉鎮以歌唱大賽為契機,深入開展“校園十佳歌手大賽”,促進了“班班有歌聲”、“寨寨有歌手”文化活動的開展;黎平縣在歌唱大賽期間,還在北京成功舉辦了“多彩貴州”侗族音樂研討會。
“多彩貴州”歌唱大賽已成為黔東南州歷史上群眾參與最多,知曉率最高的音樂盛會和文化大餐,歌唱大賽、唱響貴州、凝聚人心、振奮精神!
黔東南,在歌聲中一天天生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