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國務院公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510項,擴展項目147項。
我州新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有12項,16個保護點,分別是:《仰阿莎》(黔東南州)、《珠郎娘美》(從江縣、榕江縣)、《苗族賈理》(黔東南州)、《苗族飛歌》(雷山縣)、《苗族芒筒蘆笙》(丹寨縣)、《苗族織錦》(麻江縣、雷山縣)、《楓香染技藝》(麻江縣)、《瑤族醫藥(藥浴)》(從江縣)、《苗族醫藥(骨傷、蛇傷療法、“九節茶”藥制作工藝)》(黔東南州、雷山縣)、《侗族醫藥(“過路黃”制作工藝)》(黔東南州)、《苗年》(丹寨縣、雷山縣)、《苗族獨木龍舟節》(臺江縣)。擴展進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共11項18個保護點。分別是:《侗族大歌》(從江縣、榕江縣)、《多聲部民歌<苗族多聲部民歌>》(臺江縣、劍河縣)、《苗族蘆笙舞》(雷山縣、榕江縣)、《苗族銅鼓舞》(雷山縣)、《苗族剪紙》(劍河縣)、《苗繡》(凱里市)、《苗族泥哨》(黃平縣)、《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從江縣、黎平縣)、《苗族銀飾制作技藝》(黃平縣)、《侗族薩瑪節》(黎平縣)、《苗族服飾》(劍河縣、臺江縣、榕江縣、丹寨縣)。
據悉,貴州省本次入選國家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布的項目共22項,30個保護點,黔東南州均占全省的54%,省擴展進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布項目16項,31個保護點,黔東南州占全省的69%和58%。
(州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