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2008年9月26日,凱里市人民政府與黔東南州經濟貿易委員會及黔東南州建總公司、貴州凱里造紙廠、貴州凱里化肥廠分別簽署了企業子校移交協議。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賀代宏與黔東南州經濟貿易委員會副主任潘桂竹、三家企業領導分別代表雙方在協議上簽字。這次協議的簽署標志著凱里市完成了國有企業子弟學校、幼兒園的收編工作,被接收的校(園)已全部正式納入凱里市人民政府管理。至此,從企業移交到凱里市的學校、幼兒園達到19所,教職工有707人(含退休教職工)。
從1996年起,凱里市接收了七家省屬國有企業、五家州屬國有企業、三家市屬國有企業子弟學校和幼兒園,其中,具備辦學、辦園條件的11所校(園)編入凱里城區基礎教育學校和幼兒園序列,城區公辦中學由8所增至12所,城區公辦小學由12所增至17所,城區公辦幼兒園由1所增至3所。
企業子校移交、收編工作得到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在此過程中,州、市有關部門大力支持、積極配合,使移交、收編工作得以順利進行,目前,已收編的中小學、幼兒園的資產、教師、學生都得到了妥善分流和安置,具備辦學、辦園條件的重新進行了更名、掛牌,各移交的學校、幼兒園教學秩序穩定。
國有企業子弟學校、幼兒園的收編使凱里城區基礎教育資源得到了有效利用,解決了城區教育資源的緊張狀況,對凱里教育資源的整合和學校布局調整將起到積極作用。
(李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