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時節,天柱縣魚塘水庫呈現出一派生態農莊的美景。坪地鎮暗溝村參與承包水庫養殖的農民諶孫榮說,以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山荒坡地,政府啟用民間資金,做活水上文章,這里才有今天的興旺景象。
按照“水中魚分層、岸邊養畜禽、地面種加沼、空中掛林果”的生態漁業基地開發模式,天柱縣采取拍賣、租賃等方式,放活水庫、溪流、山塘經營權,并通過政策扶持、激勵等措施,加快推進水面養殖工程。
天柱縣山塘、水庫、溪流較多,在規模較大的農田水利灌溉工程——魚塘水庫投入試運行以后,天柱縣適時提出了“充分發揮水利優勢,建設生態養殖示范區”的構想,并對現有水庫、山塘進行除險、加固,使小塘擴大、淺塘挖深、漏塘防滲、險塘加固,在水庫、山塘數量偏少的地方進行新建,在滿足農業灌溉需要的同時,發展養殖業、林果業和休閑觀光農業。為吸引民間資金參與,縣里采取以獎代補激勵政策,無償提供新建山塘、水庫的規劃設計和工程質量監督,為投資者調解處理新建山塘、水庫引發的矛盾糾紛。坪地鎮暗溝村、兆寨村共270多戶農民承包魚塘水庫,水里養魚,水面養鴨,岸邊養牛養豬,用牛糞、豬糞喂魚。目前魚塘水庫庫區養牛1000多頭,養鴨5000余只,養豬3000多頭,年產魚10多萬斤。
據統計,目前天柱縣有26座水庫、200余個山塘和部分溪河共1萬多畝水面實行了生態養殖,吸納民間資金400余萬元。2007年水產品產量達到801噸,漁業產值達1029萬元,比上年增長6.1%。
(蔣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