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闖出致富路 引領村民奔小康
天柱縣社學鄉紅衛村黨員、養豬能手蔣大根,現養有母豬26頭,種豬1頭,肥豬7頭,仔豬43頭。養豬幾年來,一家人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收入一年比一年提高。
現年36歲的蔣大根,高中畢業后曾南下廣東打工,嘗盡在外奔波謀生的酸甜苦辣,由于文化水平較低,拼死拼活也只能解決家庭的溫飽問題。2000年回家務農,打工的經歷使他常常站在田間地頭思索如何發家致富。
經過市場調查他發現了:一是周邊鄰縣商人到本縣批量購買生豬,本地生豬市場緊俏。二是天柱辛集鋇鹽責任有限公司和白市電站等項目的落戶帶動,需求增大,商機無限。機不可失,他決定創辦養豬場大干一場。經過多方籌集資金共投入3萬多元建起了豬舍,購買了23頭仔豬。為了能盡快掌握養豬技術,蔣大根到湖北、廣西養豬場考察學習,到縣農牧局、鄉農技中心咨詢,到農村現代遠程教育課堂學習。通過“拜師學藝”,蔣大根掌握了種豬仔豬的鑒別、豬舍建設、防疫防病、飼料配制等關鍵技術。2003年盈利20000多元。賺了錢,蔣大根增強了信心。2004年又投資30000元擴建了新豬舍,成立了“大根養殖示范場”。
2005年至2006年上半年,生豬價格大跌,飼料價格猛漲,飼養成本大幅攀升,飼養生豬無錢可賺。蔣大根痛心疾首,低價拋售56頭肥豬。吃一塹長一智,他總結經驗,通過認真分析鄰縣鄰省市場規律,加上國家扶持政策的出臺,他決定在能繁育母豬養殖上“賭一把”,將所有資金投入到能繁育母豬養殖上。2007年,擴大建設豬舍20間,購進良種母豬26頭,豬仔43頭,全年純收入50000多元。在2008年初的雪災中,由于技術過硬,預防措施到位,沒有造成損失。蔣大根自信地預測:按照今年的生豬行情,每頭母豬每胎平均生8頭,每頭仔豬按20公斤,每公斤按現在市場價32元計算,一年可獲利15萬元左右。再加上青飼料自產自配降低成本,預計今年可獲純利10萬余元。
經過幾年拼搏,蔣大根頗有感悟:“資金是基礎、技術是關鍵、政策是保障、思路是方向”。“一人富不算富”,他決心把鄉親們也帶動起來,共同走上致富之路,把養豬經驗毫不保留地告訴給眾鄉親。在他的示范帶動下,目前紅衛村飼養生豬10頭以上的農戶有20戶,平均每戶年收入達20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