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里掀起鮮花掃墓新風氣 文明祭掃深入農村
凱里市二龍墓場 楊 驥攝
掃墓的市民 楊 驥攝
鮮花祭祀隨處可見 楊 驥攝
村民采用植樹掃墓 楊 驥攝
本港訊 (實習記者 楊驥)自黔東南州州委州政府、凱里市市委市政府大力宣傳“鮮花祭祀、文明祭掃”后,凱里市掀起鮮花祭祀新風氣,文明祭掃深入農村。
昨日(4月4日)是我國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各地人民紛紛上山掃墓。自黔東南州州委州政府、凱里市市委市政府大力宣傳“鮮花祭祀、文明祭掃”后,記者在凱里市二龍墓場、林場墓場等地看見,大多上山掃墓的市民都主動放棄傳統的點燒蠟燭、香、草紙等掃墓方式,代之以鮮花、植樹等方式,城市“鮮花祭祀”新風氣油然掀起。
此外,記者在走訪凱里市鴨塘鎮四聯村、中壩村,三棵樹鎮蒿芝平村等地看見,“文明祭掃”宣傳隨處可見,部分村民主動放棄傳統的點燒蠟燭、香、草紙等掃墓方式,代之在墳前放置水果、酒菜等方式,甚至有村民采用植樹方式掃墓,“文明祭掃”已然深入農村。
近年來,每當清明時節,天氣放晴,萬物干燥,傳統的點燒蠟燭、香、草紙等掃墓方式極其容易引發燒山大火,部分山的生態環境在大火中遭到毀滅性破壞,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黔東南州、凱里市生態文明建設。為此,黔東南州州委州政府、凱里市市委市政府積極組織工作,大力宣傳“鮮花祭祀、文明祭掃”,借此控制清明節期間黔東南州、凱里市發生森林火災,增進生態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