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屏和平解放始末
1949年11月上旬,中國人民解放軍二野五兵團從湘西挺進貴州,天柱、三穗、鎮運等縣相繼得到解放。錦屏于1950年1月,以“主和”的形式解放,雖然此后不久,王選才、龍俊生、楊之鵬等人從中密謀策劃,錦屏發生暴亂,直至1950年12月后,人民解放軍開展嚴密的圍剿和猛烈的軍事打擊,消滅股匪,錦屏才正式解放,但錦屏和平解放的始末卻幾經周折,耐人尋味。
1949年8月15日國民黨錦屏縣最后一任縣長吳昆到任后,他積極開展反共組織活動,推行“反共應變計劃”。但在人民解放軍挺進貴州鎮遠地區,大多數縣相繼解放,國民黨將徹底垮臺形勢下,他棄暗投明,放棄抵抗,靠攏人民,為錦屏的和平解放做了應做的工作。
1949年9月下旬,民國黨49軍軍長王景淵和鎮遠專署任盛濂到錦屏,指示縣長吳昆召集各機關負責人、鄉鎮長、議長等開會,竭力進行 “防共”、“反共”的宣傳。王景淵宣稱,大家要想保住自己的生命財產,田園廬墓,就須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要實行“堅壁法野,將糧食搬到深山里,將炊具埋藏起來,搬不動的一律破壞掉”,并在圖上指點應破壞的公路,橋梁和需隔絕的交通小道。同時,向吳昆提出放棄以九寨為根據地的計劃,改為以瑤光為根據地,以便與雷山取得聯系。
10月下旬,由吳昆主持、召集黎平、劍河在啟蒙召開黎平、劍河、錦屏三縣聯防會議,成立“三縣聯防辦事處”,辦事處設在固本鄉,由錦屏的危柱中任主任,劍河縣龍幻錚和黎平縣張維場任副主任。會議決定架通南嘉至瑤光、黎平尚重至錦屏固本的電話線。同時,還成立一個“防剿指揮部”,吳昆為指揮,龍俊生、王止善、楊立鵬為副指揮,內設參謀,怯報、給養3個組,共9人。然后,將會縣劃為5個片,每片成立“防剿大隊”各鄉鎮成立“防剿中隊”。將黨、政、參及各機關合并,統一指揮,名為“軍政聯合辦事處”昊昆為主任。內設秘書3人。原民衛總隊部為軍組,財政科、田糧處,會計室合并為經理組,民政科、教育科、建設科合并為民政組、黨、參聯為政工組,簡出的人員擴光軍事組。在具體行動中對各民生大計進行部署,1949年各鄉田糧,由各鄉倉庫收存一豐,以供各“防剿中隊”食用,其余一半由當地富戶保存,做到“空室清野”;將清水江漲水沖來的木材變賣,提成1600銀元作為變經費,另從其他籌集1400元;各學校一律停辦;將縣政府造至九寨,配合天柱造漢寨劍河造廣大,以利互相呼應;縣成立怯報室,由軍統特務負責;利用“青紅幫”做情報工作;實行“三光”政策,“把距離解放軍兩天路程的村寨糧食收光,人走光,器具物資搬光;各鄉選定一“保安村”籌集主副食和物資,作為游擊的倉庫。
1949年11月,國民黨貴州省主席谷正倫急電各縣擴大反革命武裝,即將各縣原有的壯丁編為兩個后備后團。龍俊生,鄧金權二人積極主張響應。并自行議定了錦屏兩個兵團的人事安排,要縣長吳昆晚會上發表。但此時吳昆的思想有所變化,便以糧食、物資難予解決為理由,不給予采納。11月4日至8日,天柱、三穗、鎮運、岑鞏4個縣相繼得到解放。消息傳來,10月10日潰退到錦屏駐扎下來的國民黨十七軍也在慌亂撤離,孤守錦屏的只剩下民衛總隊400多人的武裝。這時錦屏的上層社會、軍政人物、地方人士等在思想和心理上產生了波動,有部份人主張和平解放,只余下王選才、龍俊生,王止善等人主張應戰。開始,吳昆的狀態一直不明朗、不確定,但是,隨著主張和平的意見逐漸增多,隨著民心所向和大勢所趨,吳昆的思想開始轉向多數人不戰的主張。再則,吳昆接到天柱王天錫的回信、王在信中明確表示,王接受谷正倫要他當“湘黔邊區總游擊軍”軍長,不干反革命。這一來,更加促使吳昆的思想轉變,決定停止原來對“防共應變計劃”的推行及一切組織活動。順應形勢,作出了靠攏人民的明智選擇。于是,他通過主張迎戰的王先平等人去作龍俊生的工作,時因龍俊生是民衛總隊副,掌握武裝,從而打消了他們要求建立后備兵團擴大后革命武裝的計劃。
在1950年元月上旬,醞釀、協商起義接近成熟時,吳昆又召集王先平、王梓膏、何郁建商議起義事宜,經商討認為,起義要做全縣的誠實性,必須召開一個全縣大會,而且要有參議會、鄉鎮長、鄉民代表主席、防剿大隊長,以及縣居各機關負責人參加。元月12日,有上述單位人員參加的大會在縣城召開,一致同意起義,并通過了三條協議:第一、成立錦屏“縣臨時治安委員會”,第二、由吳昆縣長把縣印交給“臨時治安委員會”,以暫行地方權力,維持地方秩序;第三、由“臨時治安委員會”選派代表去運口與解放軍談判和平解放錦屏問題。當天,臨時治安委員會正式成立,以到會的25人(除吳昆)作為臨時治安委員會組成人員,選原副參議長龍運濤為主任委員,原三江鎮長王人杰,中學校長王止善為副主任委員。國民黨錦屏縣縣長吳昆,于當日把縣印交給臨時治安委員會,停止行使職權。
1月13日,臨時治安委員會全體成員簽名的起義電文,以特快郵件分別發送鎮遠專署王耀華專員和軍分區曾憲輝司令員。同時由王先平、文蔚銳為代表,持起電文和吳昆的縣印,起身前往天遠口會見曾司令員。曾司令經考察了解起義的真實情況后,于1月15日率領導人民解放軍一在三團兩個營開進錦屏縣城。入城時,臨時治安委員會全體人員、各鄉鎮代表、社會各界、地方人士、街道居民等,列隊從縣府門口排到飛山廟以下,夾道歡迎、鞭炮聲、口號聲、連成一片。熱烈的氣氛、歡騰的景象,充滿了整個縣城。錦屏和平解放,錦屏的史冊譜寫就的一頁。
(吳育瑞)